持续向大众破圈,B站这次目标锁定国民舞台——央视春晚。 ![]() 对于刚刚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的B站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挖掘新价值的好机遇。 不过,也正因“纯粹”和“小众”,B站在商业化的道路中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直到2024年三季度才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拿下春晚,无疑为B站2025年的破圈博得一个好的彩头。 但一定程度上,“辰辰们”也表示,“有点遗憾”,“好比从小众走向了大众。B站离盈利的目标越近,就离最初的故事越远。” B站为什么需要春晚 B站携手春晚,无疑是看中了春晚的流量池。 尽管春节的舞台不止春晚,但春晚依然是春节当之无愧的浩瀚流量池,吸引数亿观众,也是每逢春节国人不可或缺的传统节目。 和以往春晚的转播权主要被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掌握不同,2025年B站成功获得直播权。 “今年春节,上B站,看春晚!”1月9日,B站表示,除夕夜,和网友们用弹幕热火朝天聊春晚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按悉,2025年春晚,B站将为直播定制全新的互动、观看功能,总台也将在B站开设春晚账号,为用户带来历届春晚中的精彩内容。 这一定程度上,既展示了B站的增长潜力,也呈现出了文化传播更多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B站的目标用户群体就是年轻的“Z世代”,而他们的观看习惯和偏好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挖掘年轻人对春晚的情感和喜爱,成为B站接下来要做的重要的事。 毕竟,B站需要更好的内容生态与品牌拓展,来丰富内容生态。 尤其是春晚,涵盖了歌舞、小品、相声、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多样。B站直播春晚,能够为平台的内容库增添重磅的主流文化内容,丰富内容生态。同样,也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使B站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和全面。 而与春晚的合作,则也是B站向主流文化领域拓展的重要一步。这有助于提升B站在大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使B站不再局限于二次元或小众文化,而成为一个能够承载主流文化、覆盖更广泛受众的综合性视频平台,巩固和扩大其在视频行业的地位。 抛开内容不说,面对后起之秀的不断餐食,B站确实也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实现流量与用户的增长。 一个事实是,近几年,B站月活用户数增长速度在放缓。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以前,B站的月活增长速度较快。2020年四季度,B站的月活数为2.02亿,同比增长55%。也就是在这一财报季,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表示,“2023年内,我们的MAU可以做到4个亿。” 不过,到了2022年四季度,B站月活出现了环比首次下滑,为3.26亿,同比增长20%。直至2023年结束,B站月活数一整年仅增长了1000万。 尤其是,相较抖音、快手这样拥有超7亿级月活的平台,B站的用户规模相对较小。这导致,广告主在选择平台时,通常会优先考虑用户基数大的平台,因此B站的广告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争取春晚直播权,这对于近年来月活用户数增长放缓的B站来说,无疑是一个破圈的契机,也有助于向管理层设定的月活4亿目标迈进。 尤其是B站计划为春晚直播定制的互动、观看功能,如开发与春晚节目相关的互动游戏、投票、抽奖等,能够增加用户对B站的好感度和忠诚度,有助于商业价值与变现。 也就是说,随着B站刚刚走出亏损困局,营收数据也展现出增长,这次春晚的合作不仅是流量的获取,更是品牌形象的提升。 春晚能给B站带来什么 历年来,春晚都是一个春节营销不可忽视的“重磅话题”。 不过,从商业角度来看,B站在与央视春晚的合作,也面临着挑战。 比如如何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运用平台优势进行有效收入转化,是B站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 当B站从一个“小破站”一跃到春晚这一全国大舞台,也标志着它注定从小众走向了大众。 当内容的容器越来越广,如何保持纯粹和独立性,一直也是B站纠结的问题。 “可倒闭但不可变质。”辰辰表示,“这是B站内部流传的一个祖训。我们当然希望B站越来越好,但也担心它离盈利的目标越近,就离最初的故事越来越远。” 本文来源:听筒tech |
原创栏目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