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科技> 正文

风口上的智慧农业,如何更“接地气”?

赵甜怡 编辑:赵甜怡 发布于:2024-10-10 16:33 PConline原创

“大国小农”是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时就遇到的现状。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全国2.3亿农户,户均10亩以下占9成,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

随着智慧农业的兴起,越来越多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开始出现,现代科技正在以迅猛的速度革新着整个业态。

新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原本的“大国小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为此,PConline专访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产业部部长、农业农村部华南智慧农业公共研发平台副主任、“科创中国”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服务团专家毛亮。

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线学者,毛亮为我们详细展开了智慧农业如今的面貌以及他的行动思考答案。

成本是第一问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小农”经济模式的限制,其根本冲突点在于高昂的技术成本和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之间的矛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实现连年增长。

但另一方面,国内智慧农业的技术发展还处于成长初期,落地成本较高。

PConline调查后发现,市场上一整套能够检测气象、虫情、土壤等农业要素的物联网系统,价格高达16.8万元。也就是说,1个农户需要攒够8年的积蓄才能全价购入一套完整的智慧农业设备。

“成本是每个行业都无法避免的话题,而农业对成本是更加敏感的。”毛亮在现场为我们算起了一笔账:

“如果种植普通的蔬菜,每年一亩地的收益普遍只有几百块,好一些可能有两三千,再高就比较少了。”

据毛亮调研,只有少数的品种才能达到每年破万元的收益。在前几年,只有蓝莓种植达到了一万元的收益门槛。但是这样的收益取决于气候条件、市场需求量等等因素,并不容易实现。

然而,智慧农业市场中,不论是物联网系统还是单个农业机器人,价格早已突破万元单位。“技术做得到,但是农户养不起”成了理想中的骨感。

放眼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径:一种是政策扶持模式,另一种是“大公司+农户”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自然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今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要为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购机提供补贴。在政策的号召下,农业机器人的应用推广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另一种“大公司+农户”模式,则是市场上更多见的模式,原因还是成本。

“这种路径主要是由大型企业主导,企业租赁土地,同时提供相关技术和设备给农户使用,而农户只需专注于生产环节。很多农业设备就是卖给这些大公司,相当于是ToB。这类企业往往能得到大规模的农业补贴,成本也能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步降低。”毛亮解释道。

虽然主要路径只有两种,但农业的“因地制宜”决定了实际面临的市场问题是“千奇百怪”。

在工业领域,技术一旦梳理好标准,稳定生产线,就能够大规模推广,实现降本增效。然而在智慧农业领域,情况截然不同。

种植对象、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应用场景的高度定制化导致技术难以快速复制和推广。

如果让机器适配环境,那么高昂的开发成本会让大量农户望而却步;

如果让环境适配机器,那么土地的改造成本极高,费钱费力费时间。

分环节、分阶段实现智慧农业

面对这样的情况,站在市场和学术的交叉口,不应急于追求高端的智能化技术,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步实现非机械化到机械化的过渡。

“首先要实现的是前端的感知能力。云端结合虽然更强大、更智能,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从非机械化到机械化,机械化到自动化,需要把前面两个阶段先完成。”毛亮说道。

作物的成长讲究因地制宜,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因材施教”。

毛亮在考察众多农业项目后,选择对广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荔枝,进行现代化改造。

2022年广东省发布《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中提到,要推进高标准“五化”果园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推动省级特色产业联盟发展。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传统果园面临着来自生产端和流通端的双重问题。

生产端的管理方式落后,导致农资浪费、产量不稳、品质欠佳等问题。喷药、施肥等环节十分依赖人力,亟需机械化改造。

在流通端,采摘后缺少自动化分级,导致水果销售多位大宗统货销售形势,难以形成优质优价。

面对这样的问题,毛亮联合海睿科技共同打造了广州市从化荔枝产业智慧果园项目,以“设备层-数据层-服务支撑-应用-用户层”的节奏逐步布局智慧果园的建设。

果园基地首先安装了植保无人车,提供精准植保、智能巡田、农资运输等农事服务。释放人力的同时,还逐步增加了智能户外气象站、农情环境监测设备、高清摄像机、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体系,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状态的精准监测。

在流通端,利用机器配合打造智能分选分级。自主进行小果剔除、杀菌消毒、多级分选、产品清洗、称重等服务。

面对如何解决作物害虫的农业问题,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其中,推动智慧农业的深入实施。

智能虫情识别技术利用物联网杀虫灯完成对害虫的捕捉和分析。监测到的数据会在智慧果园管理系统上统一展示,还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分析,进行虫情趋势判断,提供防治方法和用药建议。

这种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为从化荔枝产业园建立了现代化标准种植模式,实现了种植过程全程透明,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也让从化的荔枝收获了良好的收益。

现代农业的发展无法一蹴而就,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环节、分阶段地推进智慧农业的应用。

如何培养行业“新动力”?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到868.63亿元,同比增长约26.81%,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940亿元,2024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在宏伟的产业蓝图之下,一个隐形的挑战正在浮出水面。

“对于未来几年,智慧农业发展可能面临的一大困难就是人才。这是个交叉学科,不仅需要有人工智能方向的计算机知识背景,还需要具备动物行为学、作物学、土壤肥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类人才通常培养的时间更长,需要达到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毛亮说道。

智慧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这并不是短平快的项目,很快就能看到成效。在这种“回报周期长”的专业学习中,阶段性的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上,截止到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智慧农业专业的学校占比刚刚打破1%,仅有52所学校相继获批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最早开设专业的华中农业大学是从2020年才开始招生。

这意味着,直到现在,第一批智慧农业的专业学生甚至还没毕业。

不同于AI行业大张旗鼓地聘用各种海归人才,农业则是带着强烈的地域性,海归人才也无法直接应用到国内的智慧农业领域。不少在校生就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行业发展之中。

另一方面,相较于政策的积极支持,在专业填报上,学生们的态度不算热情。

“求职也没有对口专业,跨专业考研难度也很大。”在「本科智慧农业建议学吗」的问题下,有网友这样回答道。

针对智慧农业专业的价值讨论有非常多。一句“前景不错,但前景终究是前景”成为不少学生选择专业时的犹豫原因。

为了求解答案,毛亮创建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团队,积极推动团队与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坚持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导向,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们教学过程当中就是跟企业合作,用的是最新的装备和设备。当然我们也有一个3、4万亩的农业基地,未来希望建设成为一个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观测网络。”

“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还不错,所以就业率是不用担心的。”提起自己的团队,毛亮十分骄傲。“企业管理经验和高校教学经验两者结合,纳入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让学生能够突破课本的边界,真实地感受到理论转化为应用的力量。”

他常跟团队的学生说,农业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你吃到的东西好不好,这是最直接的感受,也是最直接的收获。

这样的体系化培养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行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学生们对智慧农业这种交叉学科的顾虑。

越来越多像毛亮这样的“探索者”,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农业更多落地的可能。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智能机械进行自动化作业,后台数据自行分析总结,农作物质量显著提高……

相信前沿科技将与农业进行更深度地融合,让前景不再是前景。PConline也将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成果,发现更多探索发展的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

赵甜怡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