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西部大开发,迎来丰收节 但改革开放后,无数农村人出村进城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到七普时,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3.76亿人,中国已算得上是一个“迁徙中国”。 而这波迁徙中有个“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特点,很多西部的年轻人,都往经济更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走,甚至出走的人越来越多,一度“一浪更比一浪高”。 原因很简单,人往高处走——哪里有机会,就到哪里去。 只不过,这几年情况又开始变了,那些曾拼命逃离农村的西部年轻人,又陆陆续续回村了! 四川凉山会理县的90后方明欢,就是这波出村进城又回村中的一员。 跟很多大山里的孩子一样,方明欢文化程度不高,很早就外出务工,他先是干了七八年厨师,然后又尝试开挖掘机,但在2017年,方明欢还是回到了会理。 陕西周至县楼观镇北寨村的90后刘恒与方明欢一样,曾觉得传统农业很难出头,只有离开家乡才有机会,于是也早早离开家乡,在外面打过工,也创过业,但在经历连续三年亏损后,也选择了回乡。 作为一个农村人,笔者知道,农村年轻人不管是出村进城,还是回村,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初选择离开,是因为做传统农业并不容易——庄稼种不好,愁;种好了,卖不掉或者卖不起价,丰收又如何,更愁。 会理作为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县,周至猕猴桃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区域公用品牌猕猴桃价值排行榜第一位。方明欢和刘恒按理说可以“靠山吃山”,却选择离开的原因就在于此。 以刘恒为例,父亲刘金牛2002年就开始种植猕猴桃,但干农活辛苦不说,收益也不算丰厚。即便光景好时,其种植的翠香品种猕猴桃亩产5000斤,也就能卖15000元。看起来还不错,但对年轻人来说,相比外出务工“性价比”并不高。 对手握“宝山”的农民来说,收益涨不上去,主要原因是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像刘金牛的猕猴桃,除了街巷售卖,主要就是卖给黑龙江、广东等地批发商。 这就有几个问题,一是街巷卖给当地人,但当地产猕猴桃,本身就会很卷,卖不起价;二是如果卖给批发商,批发商肯定会收走大波“过路费”,而且农户没有话语权。 因为收成好时,批发商会压价,你不卖就可能滞销,甚至烂在地里,但如果降价卖的话也很亏,原本是大丰收,但增产不增收,算下来也就没多少赚头。甚至还会出现预定后的毁约,更重要的是行情波动下,农户也容易不知情就“贱卖”了。 所以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下,在村里搞农业只不过是相当于给中间商“打工”,还比外出打工更辛苦、赚得更少,当然就留不住年轻人。 除卖农产品要被收走高昂的中间商“过路费”,身处西部乡村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村里,还因为买东西也要被收高昂的“路费”。 就拿网购来说,好多年前东部、中部等地都是“包邮区”了,但新疆、内蒙古等一些偏远地区邮费却高得吓人。 有商家表示,直发新疆首重成本就15元起,如果是冷链空运,首重费用就要20-30元。打个比方,你买3公斤的水果,一单运费就要20多,比水果本身还要贵,这让90后这样的“互联网原住民”很难忍受! 方明欢、刘恒们愿意回村发展,是因为有人将“过路费”给打下来了。 2017年,方明欢刚回到会理时,做石榴“代办”业务,为批发商在当地找货源,但随着会理石榴产量逐年走高,方明欢发现一个问题,石榴越来越多,如果全部走批发商怎么卖啊? 直到有人找到他说一起做电商,上拼多多开店,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借助拼多多平台,搭一座能把石榴直接卖给消费者的“桥”。 合伙干了三年,方明欢又自己独立开店,到现在已经干了五年,事业也越做越大,如今他的店铺光销售单量,每年就有数十万,自己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新农人”。 按照方明欢的说法,“之前做厨师、开挖掘机等,我都感觉不是我的专长,也不是我的爱好。直到进入了电商行业,我才有了热爱的感觉,一直坚持了五年,不知疲倦。” 做电商,不仅让他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还能帮助到乡亲们,包括从果农手中回收石榴,帮他们卖好价钱,为年轻人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不用像自己一样,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在本地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等。 跟方明欢一样,回到家乡的刘恒也做起了拼多多,他把电商平台称为“新农具”。通过拼多多这个“新农具”,2023年一年,刘恒拼多多店铺就卖出200多万单猕猴桃,销售额高达千万元。 △刘恒的果园里,猕猴桃已成熟 为什么这些新农人能不断成功?因为与跟卖给批发商“博弈分蛋糕”不同,农户在拼多多开店是“双赢做大蛋糕”。 一方面,通过平台直连消费者后,成功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农产品供需错配、中间批发商拿走绝大部分利润的问题。 比如以前受限于地域和季节,刘恒村里的猕猴桃一年只能卖一季,即等全国各地客商一年来收一次。且批发商拥有绝对话语权,不时就会出现预定再毁约,压低回收价格等情况。 但现在不用担心,通过平台信息,刘恒可以及时掌握市场情况,调整备货节奏。猕猴桃一熟,就可以随时采摘卖给消费者,不仅避免了因采摘售卖不及时带来的损失,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新鲜的水果。 另一方面,平台还会想各种办法,帮助商家销售、降低销售成本。 在“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中,拼多多就联合平台30万农货商家上线“多多丰收馆”,并投入10亿补贴资金、20亿流量资源包扶持新质农货商家。 除四川凉山会理石榴、陕西周至猕猴桃外,包括云南大理雪莲、河南开封红薯、河南温县铁棍山药等50万款优质农货商品(涵盖蔬菜水果、水产海鲜、肉禽蛋奶、粮油米面等各品类)都获得了大力推广,销量增长明显。据刘恒预计,猕猴桃产量较去年预计增加20%。 事实上,在电商带动下,会理石榴产量不断走高。2016年其产量还只有49.29万吨,到2023年已经高达77.4万吨,给果农带来收入43.34亿元,产值63.34亿元。而其中50%都是通过电商销售的。 电商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岗位,壮大了物流运输等产业上下游,在旺季时,甚至能吸引数千人来会理“打工”,间接拉动二、三产业产值在20亿元以上。 而这样的情景,不仅发生在四川凉山会理,还发生在云南、陕西、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十二省的各个大山里,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电商正在“西部大开发”。 推动电商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除了电商平台“搭桥”让农户直连消费者,省掉了中间批发商的“过路费”外,还有物流这一真正的“路费”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据《2024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约等于2014年的5倍,农产品“出村进城”的规模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2023年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1%超过5.3万亿元,已连续三年超过5万亿元。但是物流费率是在下降的——由2012年的18%下降到了2023年的14.4%。这是农产品“出得去”也“进得来”的关键因素。 以新疆为例,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让新疆包邮,拼多多就多次升级。 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商家只需承担发货地到集运仓的运费,以及每单3-5元的二段运费,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到2023年7月,拼多多在喀什试点快递进村,将末端配送距离,由原来的几十公里缩短至几公里,大大缩短末端配送时间。截至2024年3月,拼多多在全疆超一半的村域开通免费包邮送货进村,末端配送进一步被缩短至2公里,并提供“3日达”极速配送、7天无理由退货等服务。 到今年丰收节期间,拼多多“百亿减免”政策更相继落地,除服务费退返、保证金下调、升级商家售后服务、技术服务费自动返还外,更宣布商家在新疆、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偏远地区配送商品时,产生的物流中转费,将全部由平台承担。 啥意思呢?如果过往直发,商家目前首重成本约15元起步,冷链空运更是达到20-30元。但如今向西部地区供货“路费”将大幅下降。比如某花草茶商家表示,发边远地区的快递费直接从18元降到2元每公斤,某鲜果商家表示,每单快递费可以省六到八成。 拼多多的一次次在西部边远地区的物流升级,用大白话说就是,平台针对西部偏远地区修了一条条“高速路”,先给物流提速降本,现在更让“高速路”半程免费,让买卖双方的“路费”大大下降,也让消费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包邮区”快乐,进一步加速农产品全国流通,让全国消费者都能轻松消费秋收好物。 在今年丰收节期间,在拼多多的流量扶持和补贴下,会理石榴、周至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等地理标志农产品销量增幅明显。以陕西周至猕猴桃为例,平台商家刘恒迎来了金秋时节的第一波集中销售高峰期,每天的订单量近三万单,他加大了生产线和物流投入,从采摘、分拣、打包、运输,最快次日就可以送到消费者手中。 又如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据商家马为民介绍,铁棍山药已逐步迈入丰收时节,相较平时,拼多多的订单量翻倍,“也不知道够不够卖。”马为民说。此外,云南雪莲果今年也上线了“多多丰收馆”,在平台的流量扶持下,一位产地商家的雪莲果截至目前销量已超10.6万斤。 以前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放在西部边远地区这场电商西部大开发也是一样。通过电商平台不断“搭桥修路”,先是让农户直连消费者,减少了两者的交易成本,再是不断解决快递费高、不包邮等痛点,让商家可以“无痛卖”,消费者可以“无痛买”,从而开辟了一条西部边远地区农户搭乘电商平台,快速致富的“大道”,这会让方明欢、刘恒这样回乡创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也会让当地的农产品越卖越好! 本文来源:螳螂观察 |
原创栏目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