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生活> 正文

塔克拉玛干洪水,这可能是中国的大机遇!

魏家东商业评论 整合编辑:太平洋科技 发布于:2024-08-29 17:05

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冲上了热搜,很多人都震惊沙漠的水从哪里来?活久见!为什么常年干旱的沙漠会有洪水?是全球变暖吗?是沙漠变成鱼米之乡的节奏吗?

有网友评价:“世界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模样”、“期待变绿洲”……

有不少自媒体一看到气候变化,就谈全球变暖,就讲“地球病了”,看似是对的观点,但这些背后有没有深度思考,真的只是因为碳排放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意义?

纵观历史,气候变化与文明兴衰

气候变化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显而易见,越湿润温暖,物产越丰富,生活越富足,反之,越干旱寒冷,土地贫瘠,也就很难产出粮食了,相对也就不适宜人居住。

如果有读过历史,了解气候变化与文明兴衰之间的关系,大家就理解或者可以重新来看待类似“塔克拉玛干洪水”现象,在历史的背后其实是天时密码!我来梳理一下,供大家思考:

第一、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温暖期与湿润期、寒冷期与干燥期相对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结构。

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即周朝早期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寒冷期,期间年平均气温降至0℃以下

进入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元年的秦汉时期,气候转暖,迎来了一个新的温暖期

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传》中描写了当时作物的地理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渭川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代时期竹子曾在此处大量种植,由此也说明了当时气候的温暖。

随后,从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期,进入了第二个寒冷阶段。 隋唐时代,即公元600年至1000年,标志着第三个温暖期的到来唐朝有多热,看看杜甫怎么说:

春天,农历三月初三,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夏天,杜甫《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夏天,杜甫《夏夜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公元1000年至1200年的南宋时期,经历了第三个寒冷期,其气温较现代约低1℃。

宋末元初,即公元1200年至1300年,虽然进入了第四个温暖期,但温暖程度不及隋唐时期,这从大象栖息地北线的南移至长江流域及其南部地区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可见一斑。

自公元1300年起的明清时代,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气温比现代低1-2℃

纵观过去5000年,尽管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总体趋势却显示出由温暖向寒冷的转变,且每次寒冷期持续时间更长,温度更低。例如,在第二次寒冷期中,仅淮河在公元225年出现封冻现象;而在第四次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全面封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仅在温度上呈现周期性波动,引发冷暖变化,湿度也有所变动。一般而言,温暖期与湿润期、寒冷期与干燥期相对应,但每个气候期内的干湿条件也存在波动,不可一概而论。

第二、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巨大影响:气候变迁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和生长周期,如秦汉时期的温暖气候使得亚热带植物分布更偏北,而隋唐时期的温暖期促进了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宋代气候变冷导致桑蚕生产南移,影响了丝织业的布局。

比如: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在第三个温暖期(隋唐~北宋),根据历史记载,唐高宗年间,长安城连续三年未出现冰冻和降雪。在唐玄宗与唐武宗的统治期间,皇宫及其南郊地区大量栽培柑橘树,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树木甚至结出了一百五十颗果实,其品质与江南地区进贡的柑橘无异。这一事实表明,关中平原的气候条件已经变得与现今长江下游地区相似,温暖且湿润。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为晏婴的政治家,后世尊称为晏子。晏子在出使楚国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句话道出了了一个核心点: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事物的本质。在春秋时代,由于气候较为寒冷,柑橘主要生长在淮南地区。然而到了唐朝,尤其是唐玄宗时期,首都长安(即现今的西安,位于秦岭以北)的气候条件已变得适宜种植柑橘,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足以说明当时的气候有多么温暖湿润。

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这正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第三、气候变化带来经济重心迁移:随着气候变冷,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文化超过北方,形成“南盛北衰”的局面。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与寒冷期的到来相始终,显示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气候变化的政治与社会影响气候的时空差异性导致了东南与西北中国的分野,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政治格局。寒冷期时,游牧民族向南方迁徙,挑战中原农业王朝,导致南北对峙和军事冲突,如“五胡乱华”和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等事件。

第五、气候变化的文化变迁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中心的南迁,从秦汉时期的黄河流域到隋唐以后依赖南方粮食供给,至明清时代,中国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长江流域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重要性。进入近现代后,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崛起,广东和福建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扮演了关键角色,中国文化的发展亦呈现出向南扩展的趋势。

沙漠洪水、全球变暖的中国机遇

了解地理、气象学的人,可能知道这样一位人物: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1890年—1974年)。他从浩瀚的历史古籍典藏中寻找物候变迁的信息,一个数学坐标,一条温度曲线串联着中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化,形成了一个著名的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的方法,这条神秘曲线被称为竺可桢曲线。

(上图来自网络)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指出,1961至2023年间,中国的地表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0摄氏度,这一速度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此外,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2毫米,表明中国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影响显著区。2024年6月,我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有2.6天,比常年同期偏多0.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

蓝皮书指出在“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中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3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8%,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多。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2毫米,这表明中国的气候正在向更加湿润的方向发展。此外,北方地区的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特别是在“七下八上”期间,北方地区暴雨过程频繁,导致部分农田遭受较重渍涝灾害,影响了春玉米抽雄吐丝和大豆开花结荚等作物生长关键期 。

前几天在小区里,大家都在议论今年北京的雨水有点大!隔几天就一场暴雨,不仅仅对生产、生活、工作带来影响,而且暴雨期间也会带来人身、财产的损失,自然灾害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都自然灾害了,为啥还说塔克拉玛干发洪水、北方大暴雨、全球变暖是中国机遇呢?

第一,洪水过后动植物增多。过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走过时可能遇到沙尘暴,而最近几年可能遇到洪水,我查了一下资料显示,在2010年时就开始出现洪水现象。仅2017-2021年,新疆有记录成灾的暴雨山洪就达20多次。洪水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融雪性洪水、暴雨洪水和溃决型洪水。洪水过后,很多动物出现,鸟、鱼变多了,植物也变多了。

第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北移西移。学过中学地理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地理版图上,存在一个显著的自然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历史数据显示,尽管这条线在时间序列中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在降水量异常的年份,其波动幅度却相当显著。特别是西北地区,近年来呈现出暖湿化的气候趋势,同时北方地区的极端暴雨事件也呈现出频发的趋势。

所谓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实际上是我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具体而言,该线的东南侧区域特征为湿润多雨、森林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分布密集;而线的西北侧则表现为干旱少雨、草原地带广阔、以畜牧业为主、人烟相对稀少。

古往今来,人们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绵延至今。纵观历史,雨水越是充沛,森林越茂密,农田也就越肥沃,河流纵横,经济繁荣,便孕育了中华文明。随经济社会发展,沿河城市兴起繁荣,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七大古都及多数省会城市均位于江河附近。

(来源:中国天气网)

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多数城市的降水量在过去数十年中表现出波动性变化,部分城市则呈现增长趋势。根据1961年至2020年每十年的平均降水量数据分析,黑龙江的爱辉、青海的西宁、陕西的榆林以及西藏的拉萨等地的降水量变化较为显著,均显示出逐年增加的趋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北移、西移,从长远角度考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天时”大利好,这将促进西北地区的自然植被恢复(西北变绿),黄河水质也将得到改善(黄河变清)……当然,北方城市的排水系统需要重新规划和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加强河道的疏浚工作以及增加蓄水水库的建设。

第三、暖湿期到来,大西北变大粮仓。目前看整个大西北的内陆湖泊水位全面上升,如今的新疆,变得越来越温暖湿润,水资源也越来越多,形成如此令人震惊的局面,一方面是历史周期,得益于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力所为,对沙漠治理的显著成效不断显现。比如库布齐沙漠通过几十年的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阿拉善地区的沙漠治理通过固沙和种植灌木苗木,成功地将沙漠变成绿洲。通过铺设滴灌管道和种植耐旱植物,提高了灌木苗木的成活率,锁边带的长度达到18.5公里,整个完成造林的面积达到3万多亩(我在蚂蚁森林里就选择在阿拉善地区种了不少梭梭树)。

在网上查到一个资料,重庆市就是通过适应气候变化,打造生态粮仓,潼南区先后荣获西部绿色菜都、国际柠檬之都、中国油菜之乡。其中蓄水固水、抗害减灾、科技赋能等举措值得借鉴。

如何抓住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商业机会?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为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如下:

1. 新农业&重新定义农林牧渔开发或销售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的作物种子,或者提供精准农业技术,比如救灾补损技术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等广泛应用。

在渔业方面,新疆三文鱼已跃出天山,实现国内一、二线城市产品销售全覆盖,更“游”向了东南亚、欧洲、中东的14个国家。咱能在新疆养出高品质三文鱼,不仅在品质上达到了国际标准,而且在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与海洋生长的三文鱼相当。这些三文鱼是人工养殖的,但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与海洋三文鱼相同,甚至更好。再也不用担心日本核废水污染了三文鱼了……

2. 水资源管理:开发或销售节水技术和产品,如智能灌溉系统、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水质监测设备等。

3. 灾害风险减少:提供洪水、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服务,如紧急救援装备、灾后重建服务等。

4. 绿色建筑:参与设计、建造或认证绿色建筑项目,利用天然材料和可持续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生态旅游:开发和推广可持续旅游项目,如生态农场、自然保护区旅游等。

6. 环保交通解决方案:推广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出行服务等低碳交通方式。

7. 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或创办与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企业。例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销售或生产风力涡轮机部件等。

8. 能源效率提升:提供节能产品和服务,如高效家电、节能建筑材料、智能温控系统等。

9. 环保教育和咨询: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教育服务、培训课程或成为气候顾问,帮助企业和社区制定应对策略。

10. 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参与回收、再利用和废物处理业务,如电子垃圾回收、有机废物堆肥化等。

11. 碳交易和减排项目:参与碳信用和排放交易市场,或者开展减排项目,如植树造林、沼气利用等。

12. 绿色金融:投资或创建专注于支持环境友好项目的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环保基金、农业救灾保险等。

要抓住这些机会,需要关注趋势与政策、提升个人技能与知识、寻找商业机会、加强社会合作与资源整合以及关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持续关注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报告和政策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商业策略。

尾声

气候对人类社会体系的影响深远且不容忽视,温暖的气候条件促进了经济生产力的活跃,而寒冷气候则使社会结构更加多变。在人类早期文明阶段,气候因素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影响有所减弱,但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微妙地影响着社会发展。

历史是人类所书写,然而自然环境却决定了历史的“画纸”质量。人类文明的建立既基于与自然的博弈,也基于与自然的合作。

这两年提到全球变暖、碳中和的话题很多,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中国也加入其中,“3060”双碳目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以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目标,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以及所需的突破。

今天的文章是换了个视角,“气候变化”的“天时”中,不论是竺可桢曲线,还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都在预示着中国的大机遇要来了,有人说:国运来了,势不可挡!

当然“天时”有的时候也事在人为,比如洪水的预防、治理,造成巨大灾难,有的是天灾,但也有人祸。

即使“天时”对了,还需要“地利与人和”。

在变化莫测的天气时,注意人身安全,避免个人财产损失。

在气候变化的周期里,发现机遇商机,在大势所趋中掘金。

本文来源:魏家东商业评论

魏家东商业评论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