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科技> 正文

“上帝之手”从此绝迹,欧洲杯的足球竟能看“心电图”?

郭佳哿 编辑:刘凡 发布于:2024-06-19 12:31 PConline原创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迭戈·马拉多纳用一个隐蔽的举手姿势将球打进英格兰的球门,进球被判有效。赛后,迭戈·马拉多纳开玩笑说,球是借助“一点迭戈·马拉多纳的头和一点上帝之手”才进的门。

至此,人们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6月18日晚,在欧洲杯比利时对阵斯洛伐克的比赛中,再一次出现了“上帝之手”。只不过,这一次“上帝之手”只存在了一分钟,一个能显示足球“心电图”的黑科技,让这个因为球王马拉多纳而出名的词从此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能看“心电图”的足球

本场比赛比利时连续47脚射门未能取得进球,其中作为关键球员的卢卡库原本被寄予厚望,却在两度破门后,均被判进球无效。

在开场第6分钟就因失误率先丢球后,第56分钟,卢卡库终于门前捅射破门,但在VAR介入后判定进球无效。

第86分钟,替补登场的奥蓬达左路突破传中,卢卡库中路射门,本来会是一场完美的门前倒三角传球配合,然而,在VAR再次介入后,判定奥蓬达手球犯规在先,进球再度被取消。

最终导致比利时未能扳平比分,爆出了本届欧洲杯目前开赛以来的最大冷门。卢卡库也成为欧洲杯历史上首位在同一场比赛中两次被VAR取消进球的球员。这场比赛不仅因其结果成为话题,更因为黑科技的加持改变了赛事引起了热议。

在VAR介入卢卡库第二个进球时,我们在VAR回放中看到了一个类似心电图的“跳动”,那是“球内芯片”捕捉到的奥蓬达手球时的信号波动。

这颗便是联网比赛用球。

这可不是一颗普通的足球。这颗名为Fussballliebe的官方比赛用球,采用了阿迪达斯的“Connected Ball”科技,在球体中心内置了一块芯片,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阿迪达斯悬挂技术的支持,固定在球体中央,每秒可发送500次数据给VAR裁判,包括球的速度、旋转和运动轨迹等精确数据。

同时,这个500Hz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传感器还能确定球员对球的触摸,比如结合肢体跟踪技术,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手球进攻。据悉,这也是阿迪达斯首次将Connected Ball技术带入欧洲杯赛场。


图源:X @adidasfootball

联网比赛用球一般会与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协同使用。

半自动越位技术即通过跟踪球员的肢体,确定球员和球在某个确切时刻的相对位置,检测他们是否处于越位位置,并向视频助理裁判(VAR)发送警报。相较之前的人工和VAR划线,它会有更高的精确度,以及更短的处理时间。

半自动越位技术类似于门线技术,不同的是通过摄像头持续移动物体,而不是静态的球门线。该系统于2022 年引入欧洲冠军联赛,与 EURO 联网球集成,可立即识别所分析越位情况的球接触点。

国际足联在2022年曾表示,全球所有比赛中,VAR越位判罚的平均时间为70秒。而半自动越位技术或可以将这一时间缩短到25秒。

而其具体运用,还会涉及到另一套名为 Hawk-Eye(鹰眼技术)的光学摄像机跟踪系统。

欧洲杯的体育场屋顶装有10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会实时收集场上所有22名球员身上的29个身体数据点,这29个数据点位于与越位判罚相关的所有四肢和四肢上,包括上臂、脚趾、膝盖和头部,追踪他们在球场的确切位置和传球的确切时间。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3D动画,观看越位情况。

科技改变足球

VAR,全称为Video Assitant Referee,即视频助理裁判。简单来讲,比赛裁判由主裁判和VAR裁判组成,VAR就是通过观看比赛视频回放,来辅助主裁判判断球员是否存在犯规行为。

2024欧洲杯,位于莱比锡的技术中心便配置有一个VAR团队。每一场比赛通过十几个机位拍摄的画面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当VAR发现一些肉眼难辨的越位、一些隐蔽的犯规时,坐在屏幕前的裁判就会向当值主裁判汇报,及时帮助主裁判做出公正判罚。


2024欧洲杯 VAR中心
图源:uefa.com

VAR最早应用到国际顶级赛事始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虽然VAR只会在出现明显错误时才会介入干预,但因为复核导致比赛多次暂停,让VAR早期引入比赛时遭到不少批判。

但实际上,就像以往在赛事中,当裁判在判罚时一旦有一点争议,球员们就会一窝蜂冲到助理裁判身边理论,而如今,已然会冷静等待VAR复核。

VAR技术的介入,进一步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和公正。英超联赛数据显示,在引入VAR的五年来,比赛中判罚的准确率从82%提升至了96%。

在本届欧洲杯开赛前,欧足联就宣布,在2024年欧洲杯期间,VAR的判罚将以更详细的方式展示,以便为球迷和媒体提供更清晰的解释。VAR解释将显示在体育场内的大屏幕上,并提供给广播公司,尽可能迅速地说明每个判罚背后的理由。

例如,不仅仅是显示因为手球判罚点球,官方提供的解释还会详细说明是哪名球员、哪只手臂,以及为什么该球员的动作能证明VAR的结论。

除了以上技术之外,早在2016年以来便一直在欧足联精英俱乐部和国家队比赛中使用的球门线技术(GLT)也一直在国际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欧洲杯小组赛,乌克兰的一颗进球就因为仅过线几厘米,有效进球却被门线裁判误判,剥夺了乌克兰一个扳平比分的进球,最终0比1落败英格兰,小组出局。

虽然事后欧足联承认错判后表示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无疑,这样的错误已足以扼杀一支球队。

球门线技术即通过在每个球门部署七台摄像机,跟踪球门区内球的轨迹,与Hawk-Eye类似。

通过使用视觉处理技术和软件,GLT可以在动作发生后一秒钟内,通过每位比赛裁判手表上的振动和视觉信号指示进球是否成功

2022年世界杯小组赛,加拿大vs摩洛哥,加拿大球员哈钦森头球击中球门横梁后,再砸中门线,便是通过门线技术回放判定球仅一半过门线,不算进球,摩洛哥仍2-1加拿大。

高科技的引入无疑能极大提高判罚的准确度,有效降低误判率。同时也能让球员们赛场上的争议变少,全身心投入比赛。

但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在早期总会面临阵痛期。

甚至早已有了机器人是否会接管球场的争议,早前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Pierluigi Collina就对此有过回应,他表示,从本质上讲,SAOT仍然需要球场上的官员做出决定,然后由VAR来验证技术所说的内容。

“比赛官员仍然参与决策过程,因为半自动越位只有在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踢球时才会给出答案。干扰比赛或对手的评估仍然掌握在裁判手中。裁判员参与越位评估仍然至关重要,也是最终决定性的。"

无论是VAR还是足球芯片,科技早已融入足球,但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球迷批评足球赛场过多的高科技,导致比赛缺少戏剧性。但科技在进步,足球规则也在不断发展,赛场上不变的道理一定是公平。

从这个层面来说,科技已经成为了足球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喜欢听别人讲述“上帝之手”的故事,而绝不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沦为不公平的背景板。

参考资料:
ESPN《世界杯:半自动越位会成为许多人希望的VAR解决方案吗?》
浪潮工作室《欧洲杯赛场,裁判怎么跑向了海信》
中国新闻周刊《欧洲杯的裁判助理很忙,这次谁赢了?》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