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公司> 正文

库克首谈苹果版AI,OpenAI只是过客?

赵甜怡、高海晏 编辑:林炯佳 发布于:2024-06-12 19:35 PConline原创

WWDC2024之后,苹果市值重回世界第二,AI的加持为苹果赚足了眼球。在大会上,最亮眼的莫过于「Apple Intelligence」这个关键词。自 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 后,苹果再一次以“Apple”为前缀命名自己的产品,或者说是功能。

在大会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媒体专访,介绍了“苹果版AI”——「Apple Intelligence」的由来。

细看这份专访,库克不仅解释了「Apple Intelligence」背后的含义,还回应了和OpenAI展开合作的原因。这次合作在行业中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和OpenAI合作是“砸自己饭碗”,用户隐私无法保障。也有人认为苹果借OpenAI的力量,把自己变成了AI行业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然而,PConline在阅读专访后发现,或许苹果“志不在此”,而OpenAI也只是个“过客”?

(文末附上专访原文)

Apple Intelligence背后的野心

“(这个名字)不是对人工智能的改编。我们只是称它为它本来的样子。”库克在专访中回答为何将AI称为“苹果智能”。

实际上,当苹果不断和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一并提起时,库克却再次用行动提醒大家:在成为科技巨头之前,苹果首先是一家终端服务公司。

在苹果出牌前,牌桌上早已聚集了“AI手机”“AI助手”等各种新词,到底什么是“AI手机”?

苹果这次在WWDC上给出了答案。对于这家拥有48年历史的手机厂商而言,AI 的意义不在于理解这个世界,而在于理解“你”。

大多数人对手机的需求只是希望能“更好用”:有AI帮我们编辑日历、安排行程;Siri可以回应我们各种问题;不知道如何措辞时,有AI来帮我们一键生成回复……苹果将这些由AI驱动的任务统称为“个人情境” (personal context)。

在AI+终端的发展初期,争夺概念的定义权就是争夺话语权。苹果绝妙地将AI=Apple Intelligence,将“AI手机”的范围定位在个人情境。

个人情境并不需要多大的模型来支撑,苹果自研模型足以驾驭。但另一方面,苹果所能提供的服务的最高水准仍需要AI行业第一梯队的玩家来“站台”。

当大家都在期待OpenAI会如何与苹果结合时, PConline却发现,其实苹果正在努力“划清界限”。

和OpenAI的合作或许走不远

WWDC之后,在苹果机器学习官网上,PConline发现了Apple Intelligence的“真面目”。

Apple Intelligence由两个基础模型组成:一个是可在手机等终端运行的本地模型,另一个则是需要在云端计算,接入ChatGPT的大模型。前者是有30亿参数的“小模型”,而后者的模型参数却是以“万亿”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苹果的本地模型从不使用用户的私人数据进行训练。但合作伙伴OpenAI在这一方面颇受争议。

对此,苹果也给出了一条微妙的处理办法:明确得到用户允许后,对于那些 IOS 系统无法处理的请求,将被转发给 ChatGPT。如此一来,用户得清楚如果 AI 的回答不令人满意的话,责任在于 GPT 而不是苹果公司。

库克也在专访中冷静回应与OpenAI的合作:

“我认为他们在这个领域是先驱,现在他们有最好的模型。我认为我们的客户有时候需要具备全球知识的东西。所以我们考虑了所有因素和每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显然,我们不会永远只依赖某一个人或某个公司。我们也在与其他人合作。但 OpenAI 是首选,我认为今天他们是最好的。

当主持人追问OpenAI近日争议时,库克也是淡淡地回答:

“我们审视了一切,考虑了所有因素,最终得出结论,选择他们是对我们的用户最有利的。”

在 WWDC 的后续采访中,苹果高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和约翰·詹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则暗示未来可能与谷歌 Gemini 达成协议。

费德里吉表示,他希望未来的苹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不同的 AI 模型中选择,而选择 OpenAI 的 GPT 是因为目前它是最好的。

显然,不少网友并不“买账”。

《大西洋》杂志把苹果和OpenAI的合作视为“特洛伊之战”——在这一战中,古希腊士兵躲进木马中,潜入特洛伊城内,趁夜深人寂之时攻破了毫无防备的特洛伊城池。而现在,苹果要么装着 OpenAI 的技术攻下 AI 这座城,要么成为另一种“特洛伊木马”(病毒),为 OpenAI 打开数十亿人的隐私缺口。

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直接,在推特上公开表示如果 OpenAI 与苹果设备集成,他将禁止在他的公司使用苹果设备,这是“不可接受的安全漏洞”。

埃隆·马斯克的 X 截图

实际上,苹果在这次合作中不仅有意排除了OpenAI喧兵夺主的可能性,而且这一合作似乎也并不长久。

苹果虽然对OpenAI相关的争议不予置评,但坦然承认在大模型领域,OpenAI是Top玩家的事实。而对OpenAI来说,借苹果的终端能够触达到14亿的用户,拓宽自己的市场。

同为硅谷的明星公司,苹果和OpenAI短暂的合作之后,或许是意料之中的分道扬镳。

库克专访部分译文

蒂朗吉尔:苹果用户将从(Apple 产品中)更多的 AI 功能获得哪些最直接的好处?

库克:我认为他们会节省时间,事情会变得更高效。以 Siri 为例,现在你可以与 Siri 进行对话。它可以通过一次请求完成多个步骤,而过去需要多次请求才能实现这一点。再比如写作工具:我收到很多电子邮件,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用电子邮件,但每个人都会写作。有一个助手来校对,使得内容更专业或更有趣,或是满足你的其他需求,这是一件大事。还有隐私保护的概念,我认为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希望知道 AI 既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也能保护他们的隐私。通常这两者很难兼顾,但我们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方法。

蒂朗吉尔:自从您担任CEO以来,您谈到了苹果的基本价值观。在您领导下开发的所有产品和软件中,人工智能是否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考验这些价值观?

库克:并没有考验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时就说过:“这些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偏离它们。”我们花时间和深度思考,推出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产品。我们知道,由于我们使用的语言模型的规模,我们必须在设备之外进行一些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在云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基于已有的技术,比如 Apple 芯片,来构建这些东西。

蒂朗吉尔:您是否特别高兴称其为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而不是人工智能?

库克:(微笑)在考虑了很多名字之后,这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至少对我来说,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对人工智能的改编。我们只是称它为它本来的样子。我相信很多人会对此发表评论,但它可能不像看起来那样复杂。

蒂朗吉尔:您对 Apple Intelligence 不会出现错误或虚假的信息或内容的信心有多大?

库克: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我认为我们已经尽了我们所能,包括在我们使用的领域对技术的成熟度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思考。所以我有信心它会是高质量的。但说实话,这还不到百分之百。我永远不会声称它是百分之百。

蒂朗吉尔:苹果与 OpenAI 的合作在这个时候会被视为对 OpenAI 的支持,而 OpenAI 可能正需要这样的支持。是什么让您认为 OpenAI 和山姆·奥特曼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他们能分享苹果的价值观?

库克:他们在隐私方面做了一些我喜欢的事情。他们不追踪 IP 地址,这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我认为他们在这个领域是先驱,现在他们有最好的模型。我认为我们的客户有时候需要具备全球知识的东西。所以我们考虑了所有因素和每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显然,我们不会永远只依赖某一个人或某个公司。我们也在与其他人合作。但 OpenAI 是首选,我认为今天他们是最好的。

蒂朗吉尔:在过去的 90 天里,有一些事情引发了对奥特曼判断力或产品可信度的质疑,您有没有因此感到不安,甚至重新考虑?

库克:我们审视了一切,考虑了所有因素,最终得出结论,选择他们是对我们的用户最有利的。

蒂朗吉尔:对于试图应对 AI 浪潮的新闻行业,您有什么建议?他们应该将内容授权给大型语言模型吗?还是应该观望?

库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授权内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如果能够达成一个好的协议,很难说这种做法有什么坏处。正如你所知,新闻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因此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货币化,我认为是积极的。

蒂朗吉尔:人们担心之前社交媒体公司的这类模型运行效果并不好。

库克:是的,但这些模型是不同的。一种是你能从中获得收益,而另一种并没有真正带来回报。

蒂朗吉尔:即使作为这个文明中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您是否也觉得 AI 有些奇怪或不自然?

库克: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众多其他创新的必然结果。机器学习已经存在很久了,这并不是一件全新的事。它的新在于人们现在在大街上谈论它,但它本身并不新。你希望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是深思熟虑的,并能给它设定一些限制。但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蒂朗吉尔:在与 AI 合作方面,有什么让您感到愉悦的吗?

库克:我对帮助人们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感到兴奋。任何改善人类生活的事物我都感到兴奋。我认为 AI 可以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我们要适当地为其设定限制。所以我是 AI 的支持者。我并没有故步自封。我知道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致力于在这个领域保持深思熟虑的原因。

赵甜怡、高海晏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