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要闻 > 财经> 正文

从2023年报看A股上市五大险企金融科技如何布局?

钛媒体 整合编辑:甘灵文 发布于:2024-04-01 17:09

这个春天对于保险业来说似乎并不温暖。

3月28日晚,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成绩单”全部出炉。

成绩单略显惨淡。数据显示,2023年五大险企共揽净利润超1600亿元,同比下降超两成;总投资收益率显著下降;现金分红总额同比下滑3.4%。

不过,部分数据还是比较亮眼。总资产方面,五大险企总计22.78万亿元,同比增长8.43%;寿险新业务价值均实现大幅增长;财险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近年来,五大险企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五大险企业绩现状如何?目前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如何布局的?金融科技能否给险企业绩带来新转机?

五大险企业绩现状:

增收不增利,长期看仍有潜力

纵览今年的五大险企年报,“增收不增利”是显著特点。

总体来看,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均实现大幅增长,为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而财险公司盈利能力依然保持稳定。

险企增收的同时,利润却出现“滑铁卢”。

数据显示,2023年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1655亿元,同比下降23%,日均约赚4.5亿元。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五家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合计为3844.7亿元,同比下滑15.24%。

数据来源:五大险企年报,钛媒体APP制图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上市险企业绩承压明显,主要是被投资收益拖累。

数据显示,2023年,除中国平安的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之外,其余四家险企的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滑。目前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在4%左右,总投资收益率除中国人保外不足3%。

对此,险企普遍表示,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有较强韧性,随着资本市场企稳回升,叠加居民对收益有比较优势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关注度依旧较高,上市险企资产端和负债端有望共振上升。

财险方面,综合成本率是衡量财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由综合费用率和综合赔付率构成,这一数字超过100%意味着承保亏损。

2023年,主要财险险企综合成本率表现不佳。

数据显示,“老三家“即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2023年综合成本率分别约97.6%、100.7%、97.7%,同比分别上升0.9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分别上升0.9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

对此,三家险企普遍的解释是,这主要是受经济活动恢复和居民出行增加影响。

但得益于投资端贡献业绩,财险公司盈利依旧较为稳定。2023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分别实现净利润约252.29亿元、89.58亿元、65.75亿元。其中,平安产险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约23%。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期视角看,保险行业业绩波动是短期性的,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很广阔。五大险企在年报和业绩发布会中也释放了对今年市场表现的信心。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预计今年投资环境较去年将有明显改善。股票市场自春节以来出现了一波超跌反弹,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预计今年股票市场表现将显著好于前两年。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金融科技能否给险企业绩带来转机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大模型进展迅速。AI有望持续推动保险业科技变革,演变出新的增长动能。“金融科技”是五大险企年报中频频提及的热词之一。

恒生电子AI技术专家林金曙认为,大模型正在对金融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金融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打开新的大门。

通过五大险企年报,我们得以一窥各家在金融科技赛道的发力方向、最新布局和未来发展。

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

平安集团是国内最早拥抱金融科技理念的公司之一。

数据显示,平安自主研发基础科技,核心能力持续深化,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

平安年报指出,该公司持续聚焦科技赋能,打造领先的科技能力并助力生态圈的发展。

平安深入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质增效和提升风控水平。2023年,实现智能引导客户自助续保3,003亿元,同比增长13%。平安拥有国际领先、亚洲最大的后援服务平台,AI坐席服务量约22.2亿次 ;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108.2亿元,同比增长16.0%。平安借助综合金融的科技优势,不断提升交叉销售的能力与效率,满足集团内客户的迁徙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拥有超2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 ;集团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1,533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2023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22.2亿次。集团在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

中国人寿:以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赋能保险全价值链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远程查勘等数字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广泛运用,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中国人寿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人寿十分强调以科技赋能业务。

其年报显示,中国人寿金融科技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容器云初具规模,万亿级数据处理平台全面建成,国内首批落地新保险会计准则,智能数字化风控体系有力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并赋能公司经营管理各领域,数据驱动成效显著。

2023年,中国人寿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启动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建设,优化科技能力,强化科技赋能,深化科技创新,以高质量科技能力供给有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奖项方面,寿险业反洗钱领域首个“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创新应用-反洗钱智能识别及查证系统荣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中国人保:应用AI大模型等科技工具,发挥科技赋能质效

2023年王廷科任人保新任掌门人,他提出,中国人保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数据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保险+服务+科技”的保险新商业模式。

年报显示,人保积极布局科技领域,具备数据挖掘、客户洞察、智能运营的突出能力和潜在优势。

本集团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发展,强化科技赋能保险价值链 :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成立集团数字化发展委员会,统筹领导集团数字化建设和发展工作,并优化集团信息化建设委员会/数据治理委员会职能,统筹推进集团信息化建设和数据治理工作。

持续加强科技赋能,聚焦卓越战略和子公司转型,积极打造支持业务经营、提升管理能力的应用系统,探索服务产品、服务场景生态运营,助力构建“保险+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不断提高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流程的数智化水平,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集团科创发布会,发布人保大模型 、万象天眼 、神机百算 等10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 人保大模型 被央行旗下《金融电子化》杂志评为2023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之一,多个项目荣获人民银行金发奖。

中国太保:打造数字太保专业力量,引领太保高质量转型发展

中国太保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俞斌曾表示,“硬核科技”已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驱动力之一。未来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太保专业力量,引领太保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年报显示,太保以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数智化外延生态服务,建立健全集团化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数字化员工等智能化标杆应用研发,强化一体化数智新风控,加速数智化决策投研能力、数智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客群经营赋能,做强数字金融,有力助推发展动能转换。

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智化能力为愿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基于大模型技术发布上线的数字员工在审计中心正式落地,成为审计日常工作的等效劳动力。太保产险深化 RPA 技术应用,“黑灯工厂”月均替代人力超过 400 人,提升集约化运营效率。太保寿险推出轻量级远程视频交互技术“芯双录”,实现销售服务人员与客户“云会面”,提升客户投保体验。公司首次发布《中国太保个人客户报告》,彰显大数据对客户经营的智能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太保十分重视与科技巨头的合作。

2021年起,太保与腾讯携手,重点推进金融科技领域合作。双方在金融科技、微信生态场景与业务创新、大健康生态协同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技术与业务合作,共同加速推进中国太保的技术及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

2023年,中国太保携手华为、科大讯飞共同成立保险数字劳动力实验室,共同推进大模型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新华保险:进一步加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力度

新华保险践行“数字金融”理念,进一步加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力度,在营销支持、队伍发展、客户服务、风险防控、数据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数字场景更新迭代。

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新华保险《智慧客服集群》获得三等奖,成为保险业代表性金融科技成果之一。

年报显示,线上客户服务平台“掌上新华”APP和“新华保险”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升级服务能力,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100余项自助服务。

提升服务效率方面,“掌上新华”新推出涵盖查询回访一体化方案、智能化咨询服务等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保全管理、高效理赔、续期管理等服务。“新华保险”官微底层架构迭代升级,服务界面全面优化,从前端流程分类整合为线上场景与功能丰富夯实基础 ;提升品质生活方面,“掌上新华”推出实时直播交互、精准个性化推荐等内容,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科学养生指导以及线上活动读物 ;提升赋能水平方面,通过“新华保险”官微持续强化线上数据赋能,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咨询服务。2023年度,“掌上新华”用户440万,“新华保险”官微用户700万,访问量合计5,300万人次。

线上代理人支持平台“新时代”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023年落地视频建议书、远程双录等多项新技术应用场景,扩展支持多主多附产品新形态及组合投保、购物车销售新模式,以更为完善的一站式平台,为代理人提供数字化展业与服务助力。2023年,“新时代”年度访问量高达1.76亿人次。

春寒料峭,其路漫漫。

虽然五大险企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保险金融科技成果距离大规模落地还很遥远。《2023保险科技洞察报告》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保险科技成果面临成熟程度低的难题。也有专家指出,国内保险公司AI布局已较为深入,但主要以理解式AI为主,生成式AI仍在探索中。

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蒋铭表示:“目前国内保险业对于AIGC、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更多还停留在对未来可能性的描绘,以及创新企业对新模式艺术性的勾勒,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实践性规模化应用,目前尚未出现可靠的垂直大模型用例。”

金融科技究竟给险企业绩带来新的高速增长吗?短期来看恐怕无法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是必由之路。大潮之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文章来源:钛媒体

 

金融   保险   财报
钛媒体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