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阿里淘宝成立的第20个年头,也正是在这个节点上,淘宝“败”给了成立8年的后起之秀拼多多。
11月30日凌晨,中国电商市场出现了一个颇具历史性意义的节点,股价不断上涨的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了股价跌跌不休的阿里巴巴,首度坐上了中国电商头把交椅的位置。
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场中,人们惊叹于拼多多的爆发与逆袭,也鄙夷阿里曾经的不可一世,与当下的萎靡不振。
年轻的拼多多,碾压老态龙钟的阿里;时代新旧交替,拼多多取代阿里;拼多多“新王登基”,被拽下高位的阿里,难再翻身......
类似的论调成为了当下的主流,人们乐见于这场后来居上的逆袭戏码,给了拼多多更高的呼声与认可。
而那个曾打败慧聪、eBay,力压京东冲击的电商霸主阿里,如今也体会到了新人胜旧人,被叫“牛夫人”的苦涩。
拼多多为何被力捧,阿里的时代真将就此翻篇? 目前主流分析认为,拼多多的此番股价飙升,直接原因便是超出预期的财报表现。
此前拼多多公布了2023年三季度财报,营收688.4 亿元,同比大增93.9%,远超市场预期的537.7亿元,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的净利润为170.3亿元,同比增长37%。
拼多多三季度财报让外界震惊的一大原因在于,这是在第一、第二季度两度爆发增长后的继续发力。与今年三季度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暴涨18%的剧情类似,二季度财报公布后拼多多股价一度暴涨超18%,一季度财报公布后股价大涨近19%。
早在今年一季度时,拼多多财报就显示其年活跃买家数涨至9.1亿,同比增长10%,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9亿,同比增长9%。
虽然在互联网平台用户增长逐渐见顶的阶段,这样的增速依旧可圈可点,但绝对值已足够庞大,新增用户必然不是拼多多财报数据飞涨的主因。存量用户更多的复购,更高的客单价,更广阔的品类,都是增长动因。
举个例子,10月26日拼多多公布数据显示,“百亿补贴”用户规模突破6.2亿,一线城市用户订单量同步增长113%,四五线城市下单金额同比增长167%。从进口水果,到最新款iPhone手机,再到家电汽车等大件品类,都有大幅增长。
人们只在拼多多购买廉价小商品的固有标签,正在被撕碎。
另外还有堪称狂奔的海外业务。拼多多旗下海外电商平台Temu,打法与拼多多早期如出一辙,“砍一刀”式的社交裂变拉新,真金白银给用户返现到账,同时也迎头撞上美国的通胀机遇,当地物价高涨的大背景下,用户自然被Temu平台上那些一两美元、来自中国强大供应链的高性价比商品所吸引。
与此同时,背靠拼多多,不差钱的Temu也大举投放广告,Facebook、YouTube等主流社媒平台投了个遍,还花重金连续两年高调赞助美国超级碗黄金广告时段,不断播放“洗脑”广告,强化用户认知。
Temu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成为了美国访问量第四大零售网站,仅次于亚马逊、沃尔玛和eBay。高盛对Temu的估值从原本的200亿美元上升到了370亿美元,近乎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下来的四季度,由于国内双11和海外黑五、圣诞大促等节点的覆盖,拼多多的财报业绩增长仍旧被广泛看好,已经可以预见拼多多2023年四个季度都创下亮眼表现的境况。 当然,这些财报数据只是呈现的一种结果,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由。
正如前文所言,拼多多的固有标签正在被撕碎,如果你对拼多多成功的标签,还停留在微信导流、下沉市场、砍一刀裂变、廉价假货等印象上,那说明你并没有看透拼多多冲杀突围故事的真正内核。
年轻大胆、敢于放权、激进创新、抓住机遇等关键词,才是拼多多与众不同的核心。
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赵佳臻曾表示,那些脱颖而出的、年轻、敢于做决策、同时又拿到好结果的同事,将成为整个拼多多人才梯队的后备力量。
《晚点LatePost》曾在报道中指出,在拼多多内部,多多买菜、Temu等新业务均被视为创业项目,奉行效率至上原则,具备极强的灵活性。与此同时,拼多多高管们对外提到的一个高频词汇便是“第X次创业”。
除了敢放权,还有敢创新。一个很微小的例子,发展初期,拼多多并未按照成熟电商平台的“加购物车-合并付款”的主流方式来运作,而是直接取消了购物车。
因为人们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可能会遗忘,最终没有走到付款交易流程,而砍掉了购物车就意味着压缩了用户的决策时间,“要么付款拿下,要么离开”,再结合拼多多拼团低价商品的特性,产生了奇效。
再比如率先主打聚焦下沉、低价市场的策略;“种水果”、“砍一刀”等让拼多多强势出圈、拉新无数的小游戏玩法;在电商不断造节的主流趋势下推出“百亿补贴”,以每天都是双11的策略来“对着干”;为白牌厂家、产业链提供销量渠道的新品牌计划;成功经验复制出海等等。
不难发现,在拼多多之后的电商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百亿补贴”,下沉市场策略,种水果小游戏等模仿者,堪称被拼多多“牵着鼻子走”。
但这些模仿者都算不上成功,毕竟质疑、研究、理解但最终“学不会”,才是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竞争常态,抄袭难以成功,创新才是出路。 “阿里已经十年没创新。”财经无忌近日的一篇文章中,披露了马云的这句评价,当面听到这句话的,正是淘天集团的各业务负责人。
现实的确如此,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初期,C2C的电商交易模式,支付宝的第三方担保创新,从淘宝商城到天猫平台,乃至双11购物节的诞生,都是阿里颇具创新力的表现。
然而如今连双11都已走过第15个年头了,阿里在电商领域上,似乎再没做出过对标支付宝、双11高度的创新,这与不断整出新花样的拼多多,有了较大的反差与割裂感。
对于阿里内部因拼多多市值反超引发的焦虑情绪,马云也罕见做出了表态:阿里会变,阿里会改,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x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加油。
马云的话,或许是想让阿里人向前看,聚焦电商的未来,不为眼前的得失、成败而焦虑,所谓的AI电商更像是代表未来的一种符号,毕竟客观来说,相较于只聚焦电商业务的拼多多,阿里需要背负的包袱太重了。
同样一个微小的细节,发展初期由于本就依赖中小商家和白牌工厂起家,拼多多可以将倚靠的微信流量毫无顾虑地导入给白牌工厂,甚至帮助其建立自身的品牌,增强平台与工厂的协作关系,换来更加高性价比的商品。
但淘宝天猫则必须顾及各类大牌、高端品牌的利益,要维系这部分品牌资源的商品溢价空间,注定难以模仿和贯彻拼多多的低价白牌策略。如今的阿里,更是需要解决不同品牌、中小商家、直播带货等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同等问题,这同样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另一方面,阿里在维系电商第一的地位之外,想要寻找的新增长曲线过于繁杂,不同业务板块又要面对各自的强劲对手,这必然会分散阿里的资源和精力。
所以阿里开始甩包袱,开始强调创业初心。今年3月时,阿里设立了云智能、淘宝天猫、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这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它们将分别独立面对市场,甚至完成分拆上市流程。
“无论过去的商业模式有多成功,都必须翻篇归零,唤醒重新创业的心态。”这是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做出的公开表态。
然而好景不长,后续盒马暂缓上市、阿里云不再分拆上市等情况的出现,又给分拆后的阿里增添了新的发展不确定性。
聚焦到电商主业上来说,此前5月的内部会议上,马云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马云认为,由于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接下来是淘宝的机会,而是不是天猫的机会。
这背后突出的是下沉、低价、性价比等关键词,消费者普遍不再为无意义的溢价买单,不再过多迷恋品牌高价的故事,人们需要的是更真实的、可接受的商品价格。很可惜,马云如今提出的观点,拼多多已践行了8年,有了深深的护城河。
当然,新的困难必然存在,能否实现目标都是后话,至少阿里已经意识并急切地想找回十几年前那个充满活力,披荆斩棘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有人都在聚焦阿里市值何时被拼多多彻底超越时,似乎全然忘了那个市值只剩拼多多四分之一的前老二京东。
此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2022年底强势回归一线,从徐雷到辛利军再到如今的徐冉,京东零售CEO的位置几经动荡。刘强东看似大刀阔斧地改革过后,留下的是“回归一年市值蒸发700亿”的媒体总结。
时间线再放长一些,同样享有腾讯微信流量,爆发式发展的是拼多多而非京东;抓住直播带货机遇的是淘宝、抖音;抓住海外机遇的是阿里、抖音、拼多多们,京东失去许多本该抓住的节点,以至于资本用市值大幅缩水的方式进行了投票。
再加上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等各有特色的平台崛起,京东似乎已失去了被讨论的价值。
我们也回归阿里。或许已经没人记得和在意,阿里也曾差一点成为逆袭故事的主角。
2017年的9月,阿里股价持续上涨,与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市值差距从千亿美元规模,缩小到了不足60亿美元的距离。随后亚马逊突破万亿美元,阿里也曾一直紧紧跟随,市值高点突破了8200亿美元。
回看如今,市值在1900亿美元徘徊的阿里,较高点已经跌去了四分之三。阿里并非不努力,只是相比过于亮眼的拼多多而言,其故事暂时难再让资本感兴趣。与此同时,阿里所经历的股价下跌与市值缩水,并不能简单以市场、资本的逻辑来解释。
比如“二选一”巨额罚款,旗下蚂蚁集团上市搁浅,阿里云影响深远的几次大规模宕机,高层与组织架构的大肆变动等等,都影响了资本市场对阿里评价与看法。
不过总体而言,虽然拼多多在电商领域创造新的历史,但也没必要因此就全盘否定阿里多年积累起来的生态价值。
从云计算、AI,到全球物流网络、各区域市场的电商平台投资布局,再到本地生活、地图出行、影音娱乐等等,这些当下虽然是阿里的“包袱”,但未来是有可能成为“财富”的。
未来数字时代的商战,必然是生态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其中线下基建与数字技术缺一不可,一定不是简单粗暴的“你卖9.9,我卖8.8,我就能赢”的时代。
“谁都牛x过,但要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正如马云所憧憬的那样,新的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
|
原创栏目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