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又被炮轰了。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写了篇《 写给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公开信 》,怒喷知乎上充斥着各种「 匿名 」诽谤,已经让他忍不了。 什么样的匿名诽谤呢? 这几年知乎上不断有人提一些类似 “ 黄渊普会卷钱跑路吗?” 的问题,还有人在一些问题下,说他架空了投资方,花钱入了纽约大学商学院,这些信息往往都来自匿名用户,而且信息来源为 “ 据说 ” 。 黄渊普带着自己的建议,试图跟周源微信沟通,结果周源没回消息。 于是,黄就发了这封公开信,向知乎「 匿名机制 」宣战。 不仅仅是嘴炮啊,已经开始中门对狙了,黄说随后要不断在知乎上发 “ 周源是傻 X 么 ” 的问题,匿名征集答案,同时持续向全国政协举报周源( 全国政协委员 )创立的知乎。 目前知乎已经做出回应:知乎有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欢迎用户通过「 举报 」途径反馈给我们,平台将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和处理。 不过事情并没有随回应而平息,除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在相关评论区里,也有不少网友真聊起了「 匿名机制 」这事儿。 差评君刷到不少吐槽挺猛的评论,有个网友甚至直接说,像黄渊普说的那样严格规范匿名机制,那知乎就没人答,没人编了。 这话一看就是纯图嘴爽,无视了知乎上那些真才实学的回答,挺不合适的,但另一方面,可能不少人都有感觉,知乎上不少能博人关注的问答的确源于「 匿名用户 」。 《 你经历过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下,由于披了马甲,所以大家都敢把自己最尴尬、最社死的事往外倒。 不仅是普通人,《 当明星是什么感受 》的提问下,除了彭昱畅、王麟现身说法以外,也有好多匿名的明星,他们就像早期微博上的那英一样,言辞特 real 。 除此之外,还有人直接对人性的阴暗面进行了一个展示。 这些人一旦披上马甲,那就啥也不管了,哐哐往外倒,有些回答差评君甚至从中感受到了一些宣泄的快感。 别说现实里了,即便是互联网世界,这些内容也是平日里绝对看不到的分享,某种意义上,「 匿名用户 」成了互联网上一道鲜明的 “ 风景线 ” ,借助这个身份,人们拒绝表演,宣泄秘密。 至于这些回答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对不起,没人在乎,难以核实。 这也导致了虽然「 匿名 」让知乎收获了很多精彩诱人的回答,却也成为了造谣的土壤。 因为只需要一张嘴就随便开编,说什么都不必负责,说句玩笑话,你甚至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晚上上厕所顺手想到的,博眼球的点子。 如果是编自己囧事也就罢了,对任何人都没影响,但有些问题是对知名人物的攻击,有些回答会愚弄大众,造成巨大社会影响。 1888 万彩礼,都还记得吧? 上海严公子 1888 万天价彩礼这事,就是一位匿名用户的杰作,事后经过调查认定为胡编乱造,也因为这个事件,知乎当时都快被喷成筛子了。 要差评君来说,「 匿名 」本身就是玩火,早期能帮社区收获巨大的流量和有趣的内容,可如果管不好,爆雷是迟早的事。 知乎只是等来了这一天。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早几年匿名社交软件迎来了一波大爆发,在熟人社交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它们被称为社交软件的未来,可是,这几年这些 “ 未来 ” 都死差不多了。 国内的 “ 无秘 ” 停止服务, “ 吐司 ” 、 “ 乌鸦 ” 、 “ 马桶 MT ” 、 “ 坦白说 ” 、 “ Popi 提问箱 ” 等一系列匿名社交 APP 都是同样的结局,无论它曾经有多辉煌。 国外的也一样。 2014 年时,几乎半个硅谷的人都在玩一款名为 Secret 的匿名社交软件。 这是一款基于熟人的匿名社交软件,推出 45 天就完成了 860 万美元的融资,曾登上八个国家的应用商店下载榜第一名,然而从排名第一到停止运营,仅仅只用了 9 个月。 尽管这款软件靠公开硅谷所有秘密而走红,但实际上, TIME 的记者调查后得出结论,这些秘密总得来说就几类: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啊? 匿名信息由于真实且隐私,天然能吸引眼球,一度推动匿名软件走向社交排行榜下载 TOP1 ,但为什么匿名软件无法维持优势,反而会迅速走向崩塌呢? 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 下面这两条信息,请问你认为哪条的传播度会更高?
理论上来说,负面的、猎奇的、八卦的、离奇的事情,远比正常生活中那些随处可见的碎片感染力更高。 当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造谣也好,诽谤也好,性骚扰也好,那都是 “ 匿名用户 ” 干的,跟互联网上的你无关,更不会影响到现实。 说话不用承担责任的爽感下,难免有人会放大内心的恶。 一个经典案例是,一位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学生在匿名软件 Yik Yak 上发帖称,自己在校长办公室安放了第二枚炸弹。。。 当然,警察啥也没找到,这位学生告诉他们,自己只是为了开玩笑,想博眼球。 一些美国高中生把 YIKYAK 当粪坑,在里面极尽尖酸刻薄和仇恨,指名道姓攻击某个同学。 既然谣言和诽谤会被匿名无限放大,那么,对这些谣言进行审查过滤能不能行呢? Secret 一度建立了一个由九十个全职版主组成的团队,但没能有效解决上面的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主打匿名的 app 来说,无论一开始有多辉煌,最后往往不可避免的导向粪坑的结局。 小平台们尚且把握不住,对于覆盖几亿用户的大平台来说,这个功能更是危险。 当年 QQ 群上线匿名功能之后,你就会发现,只要有了匿名发言的武器,你平时一片祥和的班级群都能整出不少幺蛾子。 前几年合肥学院一辅导员要求学生参加训练,结果学生匿名发了个表情包怼了一下,学生的说法是自己就想开个玩笑,但辅导员直接爆炸了,说联系了腾讯总部,要查出来是谁。 随后有人把相关截图发到了网上,引发了舆论风波,好多不明就里的网友带着学院一起攻击。 现在广为流传的 “ 神秘组织 ” momo 大军,同样可能走向危险。 momo 全名叫 “ 么么龙 momo ” ,属于微信原创表情包系列 IP ,当用户通过微信授权登录其他软件时, momo 会被默认为 ID ,粉色小恐龙则为初始头像( 也有可能是神经蛙跟小白 )。 最开始这就是一批懒得换头像的人。 但近几年,互联网氛围越来越易怒。 很多人主动加入 mo 家军,通过把自己隐身到集体里以获取一种心理保护,而随着越来越多人主动变成 Momo , Momo 实质上成为由一群人组成的匿名群体。 诚然,大部分人是为了图好玩和保护隐私,没有啥坏心眼。 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换成这个皮肤,就意味着在评论区能随便说了,一 mo 做事万 mo 当。 这些事,也让差评君想起了一个心理实验,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做过研究,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 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 实验结果是: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 谁都说不准,当在互联网上抹去姓名后,散发的会是善意,还是残忍。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会互相理解。但现在看来,还有很多互联网副产品朝着意料之外的路线狂奔。 我相信,未来平台们的更多努力,可以剔除匿名背后猛烈的恶意。 但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沟壑还没被填平。大多数情况下,真实的身份赋予真实的责任,而虚假的狂欢,谁都把握不住。 文章来源:差评 |
原创栏目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