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王炸」的比亚迪,在保险上栽个「大跟头」

新浪科技 整合编辑:太平洋科技 发布于:2025-02-27 14:20

比亚迪一出手就是“王炸”,其高阶智驾踢破了7万元“门槛”,引发业绩轰动。它在2024年售出了427万辆车,销售数据也一骑绝尘。

但“霸主也有软肋”——比亚迪在保险业务上出现了年度亏损。

近日,比亚迪财险公布了其2024年的成绩单,该公司2024年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亿元,亏损1.69亿元。尽管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但其亏损也在扩大,四季度更是亏损0.81亿元,接近全年亏损的一半。

此前,外界普遍认为,作为巨头,比亚迪凭借对新能源车供应链、技术等领域的深入掌控,以及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能够相较于同行提供更好的定制车险产品,并有效控制成本率。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24年,比亚迪财险在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这两项关键指标,均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保险不成熟”等言论已在社交平台上蔓延。

一年亏损过亿,用户吐槽“不成熟”

比亚迪财险的前身是易安财险,最早于2016年2月6日获批开业。2023年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收购易安财险100%股权,并于2023年5月12日更名为比亚迪财险,2024年5月6日,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地区开展其保险业务。作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比亚迪财险注册资本金高达40亿元,公司董事长周亚琳曾先后任职于比亚迪集团总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因此,比亚迪财险是比亚迪在保险领域名副其实的“亲儿子”。

正式在2024年5月开启业务之后,比亚迪财险的业务扩展也十分迅速。据悉,自2024年5月份其新能源车险“开张”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比亚迪财险新能源车险保费就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车险签单保费0.67亿元,第三季度车险签单保费达到4.85亿元,第四季度对应金额达到8.43亿元,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亿元。

但是,在比亚迪财险业务扩张过程中,其对应的一些关键指标稍显“难看”。

一方面,比亚迪财险2024年总计亏损超1.69亿元,四季度更是亏损0.81亿元,接近全年亏损的一半。另一方面,2024年,该公司综合成本率为308.81%,综合赔付率为233.92%,这一数据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多数保险公司的两项指标分别在100%、70%上下,例如人保财险,其2024年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6.4%,机动车辆险综合赔付率为71.2%。

在用户端,比亚迪财险也没有赢得好口碑。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一些用户还提到比亚迪财险官方客服不专业、保费相较其他平台更高、走保险后官方打款慢等,一位海鸥车主表示:“比亚迪售后不建议买比亚迪财险,说相比其他保险,比亚迪不成熟。”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July

新浪科技就2024年相关亏损以及用户吐槽等问题致电比亚迪财险,截至发稿,官方暂无回应。

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作为新进入者,比亚迪财险需在系统建设、人才招聘、渠道拓展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尽管背靠比亚迪,但要将车辆数据转化为精准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模型仍需时间,影响赔付率的控制。

保费高于燃油车,新能源普遍“投保难”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用户在购买汽车保险时遇到的保费增加、投保困难等问题屡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比亚迪面临的问题也愈发严峻,亟待行业共同克服。

据新华社报道,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则出现亏损。根据1月2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尚未考虑财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高维修成本和零部件更换成本,以及电池老化带来的风险增加,是导致新能源汽车保险亏损的重要原因。

针对新能源车在保险行业的相关问题。今年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的公告。其中指出,“车险好投保”平台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据悉,“车险好投保”平台已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比亚迪财险并未出现在首批名单当中。

图片来自于上海保险交易所官方公众号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保费高、投保难,但保险公司却普遍亏损的困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文中指出,整个行业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通过新能源车的技术创新来降低其出险率和维修成本的难题;

二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标准化并鼓励和引导其他企业参与零配件生产来降低维修成本;

三是加强科技应用并实现车企与险企数据共享来提高新能源车险定价的准确性;

四是逐步实现车险费率完全市场化,真正实现保费与风险相匹配。

财险初入江湖,想赚钱还得等几年?

李文中向新浪科技表示,比亚迪财险当前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比亚迪财险承保的业务中绝大多数都是新能源汽车,尤其以比亚迪自有品牌的新能源车为主,加之新能源车出险率较高。另一方面维修成本高,但是保费并不能完全浮动,使得保费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被保险车辆的风险。

他指出,比亚迪新能源车是当前网约车市场的主力,但是往往以家用汽车投保,容易导致风险错配。此外,比亚迪财险是一家新公司,在渠道建设、技术开发、团队扩张等方面初期都需要大量投入,这又推高其综合费用率。由于缺乏历史数据积累,保费定价未能精准匹配风险,导致保费收入无法覆盖赔付成本。

另有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透露,对于新成立经营车险业务的公司来说,首年亏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比亚迪财险虽然在2023年完成了对易安财险的收购,但直到24年5月才获批在全国8个省份和地区开展车险业务,业务体量相对来说还非常小,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同时,当下整个新能源车险行业还存在着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的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亚迪财险的财务表现。他指出,从行业的平均情况来看,财险公司平均的盈利周期一般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手握「王炸」的比亚迪,在保险上栽个「大跟头」

比亚迪财险2024年度保险业务亏损1.69亿元,综合成本率和赔付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用户吐槽其不成熟,并提到保费较高、走保后官方打款慢等问题。新能源车险行业整体面临投保难的困境,中国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承保的3105万辆新能源汽车导致了57亿元的亏损。

比亚迪 | 保险业务
特斯拉FSD入华第一天,华为、比亚迪可以“笑了”

特斯拉FSD自动驾驶功能入华,实际表现欠佳。车主反映变道迟缓、红绿灯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采用纯视觉技术的FSD在中国复杂交通环境下面临挑战。尽管特斯拉使用了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中国道路和交通标志视频进行训练,但仍需提升性能。虽然特斯拉具备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但国内竞争激烈,其他车企也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智驾方案。

特斯拉 | 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小米SU7 Ultra正在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小米SU7 Ultra刷新国内多个赛车场记录,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圈速视频中,SU7 Ultra分别在四川、湖南、广东和上海等赛道取得最速纪录。此次挑战还突破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圈速纪录,成为新的上赛最速量产车。

小米汽车 | SU7 Ultra
两张新车照片,凭啥让理想的市值涨400亿?

理想汽车发布两张新车照片,股价暴涨400亿港元。这台名为i8的纯电SUV在设计上与前款MEGA完全不同,证明了公司对市场反馈的重视和改进意愿。此举引发了关于该车能否成功竞争混动市场以及李想实现从失败中走出的讨论。该报道详细介绍了i8后备箱门、灯组等部分的变化,并估计了重新设计所需投入的巨额资金。

理想汽车 | i8
“阉割版”FSD入华,特斯拉这回是真着急了

特斯拉FSD入华,但仅推送“阉割版”功能。中国客户将获得软件更新,提升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能力。然而,由于缺乏中国道路数据和中美数据合规问题,完全实现FSD的落地还存在不确定性。特斯拉销量下滑使其急需FSD撑起腰杆,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

特斯拉 | FSD入华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