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能开之后,智驾继续走向哪里?
2024年末,大部分主流车企已经实现了无(高精度)图全国都能开。而第一梯队的玩家,从以规则为主的算法框架,向神经网络模型为主的新架构切换,也就是时下流行的「端到端技术」。
为什么要换端到端架构?原因很简单——「因为规则代码已经写不动,甚至你写了新的代码,老代码还会崩溃。」一家TOP智驾方案商的Tech Lead这样回应。
大模型拯救了被困在无限场景中的智驾工程师。过去解决不好的,像掉头、环岛等场景,用规则很难描述的力度和时机,到了端到端大模型上,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很自然地被解决了,新的模型甚至还会涌现出一些令人惊喜的表现。
这轮技术升级,最直接的好处是让智驾系统更大程度地享受到了Scaling Law数据扩张带来的红利。智驾不再按场景一个case一个case地解题,而是按照「能力」批量解题。
行业的重心也不再是招募更多顶级的工程人才,而切换到模型设计、工具链开发以及模型的测试验证上。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业界曾经以团队规模作为描述先进性的一项指标(比如华为车BU有近5000人在开发智驾),而到了2024下半年行业比拼的关键指标变成了云端算力。
从2023年下半年的开城大战,到2024年末的「车位到车位」大战,在大模型驱动的时代,数据闭环成为核心生产力。
2025年,智能驾驶将继续迈向更大规模的量产,中阶将迎来大爆发,车企以车位到车位、L3试点等新功能希望抢占用户的心智。新的里程碑层出不穷,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跑赢大市?
时值年末,HiEV采访了多家智驾科技公司——「搭好数据闭环,推进技术迭代,打磨具备品牌特性的智驾体验」,是他们共同指向的反内卷指南。
传统车企智驾大跃迁
「数据闭环」是核心
对那些刚刚进入智驾领域的汽车品牌,中阶方案在过去一年快速收敛,成为2025年不少车企加码智驾的红利。、
从TI TDA4VH,到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地平线J6E/J6M、高通8620/8650,再到英伟达OrinN,车企的中阶方案之选已经非常丰富。这些方案以高速NOA作为主干,成本普遍在数千元级,但不少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城区智驾功能延伸,并且多数已经走完了量产验证。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澍泉说,「中阶的智驾方案,(过去)基于Rule base的算法,加上高精地图或者轻地图,基本上是一件已经搞定的事。」
以卓驭基于TDA4VH的中阶方案为例,其在2023年刚推出时的硬件BOM成本在5000元级。在将近2年之后,随着五菱、大众等车企的量产,它的BOM成本进一步降低,卓驭甚至在这版硬件基础上刚刚实现了基于端到端的城市NOA功能。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过去一年在领克、东风奕派上实现量产,其最早交付的是高速NOA功能,近期黑芝麻智能也在对基于单/双A1000的版本,进行城区LCC以及记忆行车的泛化测试。黑芝麻智能在近期刚刚推出A2000家族,其中A2000 Lite更是将城市NOA的性价比推到极致。
也正是基于前述众多的中阶方案,比亚迪、吉利、东风、长安、五菱都在大幅增加中阶智驾方案的配置比例,激进者如比亚迪提出了一年300万套配置中阶及以上智驾方案的预期。
2025年对于不少的头部自主品牌来说,将是智驾上车大幅增加的一年。与具有丰富智驾量产经验的新势力不同,传统主机厂大规模量产中阶智驾,最大的挑战是「持续的智驾运营能力」,也就是数据闭环的搭建。
「如果在这个阶段,给主机厂一个建议的话。」刘澍泉说,「我认为建设高效的数据闭环体系,是当下必须做的。
包括用户接管了以后,数据怎么回传,回传以后如何存储、分析,分析的时候有没有一个高效的工具链进行数据检索,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些可能都是传统一些的主机厂面临的困难。新势力有自己的人员来定制这样一套平台,而传统主机厂缺少这样的组织。」
新势力当前在数据闭环上更多希望达成「成本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稳定」,传统主机厂的数据闭环仍是接近于「从0到1」的阶段。
腾讯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闭环体系,某种程度上就是专为智驾大规模量产设计的数据闭环体系。
这套体系从车端数据处理、云端数据挖掘、云端智算训练、安全合规等几个核心的需求入手,搭建起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车企推动基于「数据」的增长飞轮。
新势力领衔
4Scaling Law驱动新一代城市NOA
2024年,以华蔚小理等品牌为代表的城市NOA装机量预估在150 - 200万台之间。华为认为,未来5年内这个级别的高阶智驾,搭载量将达到2000万台。
就2025年看,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澍泉预估城市NOA的搭载数量至少有2倍到3倍的翻升,「今天看到头部的企业利用轻地图方案的城市NOA,包括在上下班高峰时,表现已经很不错。」
而进入到大模型阶段,「你有一个基础模型,车卖得越多,收集到的bad case就越多,改进的效率就越快,这样会进入到数据驱动的正循环。」
地图从过去依赖测绘车队采集的重模式,向量产车队回传的轻模式的变化,带来了路端数据准确性的大幅提高,这也是今天城市NOA表现越来越好的一个原因。
比如腾讯地图与某家车企合作打通了数据回传的完整链路,云端可以实现秒级捕捉变化、分钟级下发更新;云端成图可以解放车端的算力,而多乘的大数据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地图的准确率。腾讯的测算显示,这样智驾云图的形态,地图的数据要素准确率可以大幅提升,而智驾通过复杂路口的通过率能够提高20%。
回到智驾算法本身,基于大模型的Scaling Law是今年下半年技术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无论理想、小鹏还是元戎,都认为当下Scaling Law在智驾算法的迭代上依然有非常长的有效周期,行业还远远没有摸到数据规模增长对算法性能提升的边界。
除了加大模型训练的数据规模,2024年智驾技术的另一大探索是模型架构的演进。
多名受访的智驾公司高层都认为,在接下来智驾的算法演进上,业界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
全球第一大Tier 1博世在中国市场也在积极跟进城市NOA的量产,其在本月正式量产了基于两段式端到端的无图城市NOA方案,并预计2025年年中量产一段式端到端,2026年推出基于世界模型的端到端智驾。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认为:从两段式端到端到一段式端到端,最后到世界模型,这是业内目前达成的共识。
基于华山与武当系列芯片,黑芝麻智能也计划推出端到端算法的参考方案,其采用One Model架构,并在决策规划单元引入了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和PRR行车规则的概率化表征子模块。
黑芝麻智能产品副总裁丁丁认为,「目前看到多模态与One Model的大模型,将是下个阶段智驾研发的主旋律。」
「世界模型也好,还是VLM也好,最后来看大家都将殊途同归,就是建立Vision - Language - Aciton这样的流程。整体系统会更加接近于人的应激反应,(感知)看到什么,(规控)就能做出相应的驾驶动作。」刘澍泉认为,「这是确定的路线,只是达成的时间快慢问题。」
有意追赶第一梯队的车企,明年基本上也都会投入到基于世界模型或者VLA架构的端到端智驾的开发。而无论VLA还是世界模型,对企业来说都是人才、数据、算力的极限挑战,最终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开发自己的基座模型。
刘澍泉认为,「头部的新势力可以自研,而头部科技公司也会给车企提供一个预训练的基座模型,主机厂拿到这个模型可以用私有的数据来优化调教,生成属于自己的智驾大模型。」
随着整个智驾系统全面模型化,刘澍泉认为,与此前供应商向主机厂交付代码的方式不同,智驾的交付也会从单车部署的方式,变成以服务订阅为核心的方式。
科技公司可以针对模型的升级、调优,持续为主机厂提供服务,它可能会从代码交付升级为以云服务的方式交付。
大模型颠覆性地改变智驾提升速率的同时,也会改变智驾本身的商业模式。
从中阶量产、高阶研发到L3预研,明年车企在智驾的全系产品上都将面临头部玩家的压力。
中阶压力主要来自头部新能源厂商激进放量的规模效应,10 - 15万级车型的中阶智驾在一年之内可能会成为市场中的标配。
高阶与L3则是以华为、理想等为代表的头部新品牌的技术之争。年末,华为、理想、小鹏已经掀起了一轮「车位到车位」智驾体验的你追我赶,明年VLA、世界模型这些新技术也将陆续登场。
2025年,我们也将见证第一个大规模的L3试点体验,这意味着第一次在消费级的车辆上,用户可以在限定条件下将驾驶的责任完全托付给智驾系统。
华为和理想已经明确2025年将推出L3试点demo,但最终参与竞争的厂商必然不止两家,蔚来在ET9上也宣布L3 ready,小鹏大概率也会加入L3的角逐。
随着中阶、高阶与L3的里程碑被全面刷新,智驾第一梯队的席位竞逐将更加激烈。
而对车企而言,如何将智驾的技术能力,转化为品牌与车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磨数据闭环,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智驾体验并持续迭代,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来源:HiEV大蒜粒车研所
精选推荐
热门出行排行榜
原创IP推荐
换一换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2025年,智能驾驶将迈向更大规模的量产。中阶智驾方案成为车企竞争焦点,数据闭环是核心生产力。主流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加码智驾配置,并采用端到端技术实现城市NOA功能。腾讯发布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闭环体系,助力推动增长飞轮。华为、理想等头部新品牌展开高阶与L3技术之争,明年将陆续推出VLA和世界模型等新技术。
智驾技术 | 数据闭环保时捷中国多地门店突然关停,销量下降三成。同时取消车主新年礼物和试驾活动“凌驾风雪”。公司称这些举措是为了降本增效,但车主对此不满意。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下滑7%,中国市场更惨淡,同比下滑29%。财报显示保时捷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大幅下滑41%。
保时捷 | 关店雷军跨年直播宣布小米汽车明年目标交付30万辆,推出新车SU7 Ultra。他展望了2025年的发展,并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就。此外,他还透露小米将投入1000多亿用于研发,并分享了SU7 Ultra量产版的极速能达到370km/h左右。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在2025年有三大任务:上市两款新车并交付30万辆以上。
小米汽车 | SU7 Ultra比亚迪将推出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阶智驾,引发其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跟进。华为云成为车企布局智能化关键资源之一。高阶智驾是技术领导力竞争,中阶智驾成为车企生存之战。头部车企探索端到端与大模型算法架构,但投入巨大且不确定性较高。目前重点在于选定成熟中阶方案量产上车,并建立数据闭环能力。
智驾量产 | 中阶智驾尊界S800,中国品牌百万级豪车挑战BBA最后阵地。以科技豪华杀入超豪华市场,尊界S800采用鸿蒙智行与江淮合作开发的途灵龙行平台技术,实现了「底盘架构百年未有的变革」。该车定位于超越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舒适感上引领潮流。预售48小时内已预定2108台,其中一半以上为企业家。
尊界S800 | 科技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