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牛仔项目”曝光:FSD专挑极限场景跑,玩的就是心跳

超电实验室 整合编辑:太平洋科技 发布于:2024-11-05 15:42

自动驾驶测试,不到最后一刻不接管的那种,是什么感觉?

最近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称,特斯拉在内部组建了一支测试团队,负责在开放街道上对其尚未发布的自动驾驶软件进行测试。

这个项目在内部被称之为“牛仔项目 (Project Rodeo)”,用测试人员的话来说,感觉自己就像骑在公牛背上的牛仔,需要尽可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哪怕前方有车辆、行人或者自行车,为了收集数据,也可以无限靠近他们,当然前提是要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车辆自动驾驶的时间越长,他们可以处理的数据也就越多,软件迭代速度也越快。

不过从行人安全角度来说,这么做多少有些不地道。

收集危险路况数据

测试过程中,试车员们被要求不得随意接管,为了兼顾道路安全和测试数据质量,只能在即将出现交通事故的紧急情况下介入。

有试车员反馈称,就像是“骑在公牛上的牛仔”,专注力和反应速度都要拉到极限,才能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在8小时的工作中,肾上腺素时刻都会飙升,非常考验专注力”。

根据其2023年的一份招聘启事,特斯拉要求这些试车员具备“安全驾驶习惯、无不良驾驶记录以及至少4年的持证驾驶经验”。

领英资料显示,特斯今年至少在6个美国城市招募了试车员。这些试车员入职后还需要通过2-3周的实践培训,包括有培训员坐在副驾驶上试车。

为了让收集到的数据更全面,在这个“牛仔项目”中,试车员也有划分,可以简单理解成“关键干预”团队试车员非“关键干预”团队试车员

“关键干预”团队试车员是“牛仔项目”中最有经验的一批人,也是面临危险最多的人。他们接受的培训就是在接管汽车之前等待尽可能长的时间,“干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撞车

正因如此,这些试车员经常会主动制造一些很危险的路况,一名在得州工作的前“关键干预”团队试车员称,他们有时会在深夜前往市里的酒吧区,观察特斯拉FSD如何应对成群结队地出现在街道上的醉酒顾客

旧金山的一名前试车员回忆,自己曾测试FSD能让车辆离人行横道上的人有多近。

还有一位试车员在测试FSD时,在几英尺之内差点撞到一名骑行者。当时车辆向骑行者冲过去,试车员猛踩刹车,对方只能从自行车上跳下去。按照他们的说法,甚至认为这场交通事故很完美,因为收集到了数据。

尽管他们被鼓励尽量不干预软件,但许多驾驶员在感到不安全时仍会选择接管车辆。一名得州前试车员回忆称,只有在FSD几乎将车撞向一个停在路口的车辆侧面时,他才接管了汽车。

相对而言,“非关键干预”团队的试车员的危险程度会低一些。

根据试车员提供的信息和内部文件,“牛仔项目”中有一个专门小组,他们会在地图上随机选择一些地点,在这之间驾驶,来模拟网约车司机的工作。

不过,非“关键干预”团队的试车员表示,他们也承受着压力,要尽可能地把自动驾驶汽车推向极限

他们被告知,如果对系统的行为感到不适,可以进行干预,但有时如果被认为接管得太早,可能会收到来自主管的反馈意见。换句话说,不到最后一刻,尽量不接管。

好在这些都是专业的“老司机”,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访的试车员中,没有一个人表示自己曾遭遇车祸。

风浪越大鱼越贵

如果你的父母一直扶着自行车,你永远学不会骑车。”这是其中一名参与测试的员工说的话。

这也很好地诠释了,特斯拉为什么坚持在公共道路上进行“牛仔项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计算机能否模拟出足够精密到创造出真实驾驶所产生数据的水平,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毕竟自动驾驶技术对特斯拉来说太重要了,马斯克曾不止一次表示,特斯拉如果没有自动驾驶技术将一文不值。

这个测试团队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无限地缩小驾驶辅助技术与完全自主驾驶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完全无人驾驶的状态。

这意味着得不断地突破辅助驾驶的极限,才能得到更多的数据,拔高系统的上限。显然,真实道路上的其他车辆、骑行者和行人,对于特斯拉来说就是不可复制的珍贵素材。这些弱势道路参与者,对推进完全无人驾驶技术也非常重要。

当然,也正是得益于这样“极限”的测试方法,才让FSD的进展这么迅速。

从最新的进度看,目前特斯拉的FSD系统能推送的版本已经达到了V13,与目前广泛推送的V12.5.4版本相比,必要干预的间隔里程又增加了4倍,目前V13版本已经开始小范围推送给内部用户,并且在感恩节(11月28日)的节点开始大范围推送。

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的负责人Ashok Elluswamy曾表示,FSD V13版本系列将是“全自动驾驶”的功能完备版本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团队的目标是通过V13版本系列完成无监督FSD的全部功能!”

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距离“完全体FSD”只差临门一脚,根据特斯拉的规划,无监督版 FSD 将于2025年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率先推出。

这么来看,FSD能进展如此迅速的背后少不了“牛仔项目”的推进,但同时,这样的测试方法也伴随了不少风险性。

有自动驾驶技术和安全方面的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固然可以加快软件的开发,但会给试车员和公路上的人带来安全风险。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自动驾驶专家菲利普・库普曼 (Philip Koopman) 表示,特斯拉的关键干预方法是“不负责任的”,特斯拉应该在封闭场地上模拟所有“关键场景”。

另外,前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Argo AI 的运营总监亚历克斯・罗伊 (Alex Roy) 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企业应该在自动驾驶系统一旦偏离正常轨道时立即进行修正,特别是在现实公共道路上。

“你应该在模拟环境中处理这些错误,而不是在开放道路上,”罗伊说,“现实世界的测试是必要的,但不能在现实世界犯错误。”

对此,有前Autopilot工程师表示,虽然测试是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但特斯拉首先会进行数百次模拟,有时会在封闭场道路上测试难以处理的场景,然后才将新系统推送到试车员的车辆。

除此之外,菲利普还认为“通过让软件继续错误操作,达到试车员需要避免碰撞的程度,特斯拉实际上把风险强加给其他未同意作为测试对象的道路使用者。”

不过,也不缺乏这种方法的支持者,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前安全顾问米西·卡明斯(Missy Cummings)表示,“从理论上讲,这些试车员都经过了培训,汽车最终也确实需要能够在公共领域运行。”

而且,其认为有许多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很可能会采用类似于特斯拉的策略。

事实的确如此,两位前Waymo员工表示,他们也有一个类似于特斯拉“关键干预”团队的队伍,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两名前员工也表示,他们有测绘团队以及在封闭场地及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的团队。

但与特斯拉不同的是,Waymo的“关键干预”测试仅限于封闭赛道,且使用的是假人。Cruise的测试团队被指示在系统出现差错时要立即接管,并且测试时车内至少有两个人。

不过,当结果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时,谁又会在意过程呢?

本文来源:超电实验室

超电实验室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美国新造车,正排队破产

"美国新造车公司Nikola即将面临破产,被称为卡车界的特斯拉。根据华尔街日报,Nikola正在讨论多个战略转型方案,包括出售核心资产、全面重组或申请破产保护。原因是公司资金紧张,股价已跌至54周以来最低水平。自2020年上市以来,Nikola的股价缩水99%以上。

Nikola | 破产
比亚迪距离华为还有多远?

比亚迪距离超越华为还有多远?根据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差距,华为与比亚迪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尽管华为在重回巅峰,但比亚迪正在崛起成为电车之王。两家公司在研发投入、净利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此外,比亚迪正推出智驾天神之眼,并计划在2025年发布21款智驾车型。

比亚迪 | 华为
百万国车卷什么?聊聊尊界/仰望/蔚来ET9的黑科技悬架

2025年,国产汽车迎来标志性节点,仰望U9、尊界S800和蔚来ET9备受瞩目。它们的悬挂系统具备颠覆性优势,有的展现出卓越的越障能力,有的凌波微步般平稳,还有车型能载着香槟塔通过减速带。本文详细解析了这三家车企的悬挂技术特点,并分享了试驾蔚来ET9的真实体验。

悬挂系统 | 主动悬架技术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车企起名梗引发讨论:新车配置名称越来越难记,数量多且叫法不一。这种方式是否过头?配置名变得更复杂、硬核,难以理解和记忆。油车时代的命名逻辑相对克制,时间的威力帮助人们记住品牌标签。电车时代迭代速度快,给每个设计或技术都起新名字导致消费者无法消化和记忆,并干扰之前的叫法。

配置命名 | 技术复杂性
小米3月狂飙2.9万台,零跑3.7万登顶,谁的沉默震耳欲聋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交付超过2.9万辆,目标全年交付35万辆;零跑汽车成为新造车月销冠,3月份交付3.7万辆;理想汽车同期销量36674辆。蔚来品牌Q1季度共交付42094辆,乐道品牌14781辆。小米SU7创下历史新高,连续6个月突破20000台大关。极氪科技集团3月销量40715辆。

销量 | 新能源汽车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