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8个月就改款,问界M7卖得好也着急?

刘凡 编辑:林炯佳 发布于:2024-06-01 18:22 PConline原创

今年4月,一场车祸把华为和问界M7送上热搜。

5月31日,距离上代问界M7上市仅8个多月,华为马不停蹄地发布了其改款车型问界新M7 Ultra,售价28.98万元-32.98万元。

老款问界M7的成绩不可谓不亮眼,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量已达18万辆,月均超过两万辆,是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冠。如今不到8个月就改款,即便放在日新月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称得上迅速。而这从侧面映射出华为的急切——卖得好,也焦虑。

作为让问界品牌起死回生和华为车BU实现盈利的重要车型,问界M7不容有失。

加量不加价,问界All in智驾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先的预告中,这改款车型名称是“问界新M7 Max”焕新版,正式上市才把后缀改成了“Ultra”。在上一代问界M7中,“Max”代表的是智驾版车型。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回应了那场备受关注的车祸:“问界新M7 Plus采用的是博世和福瑞泰克的智驾方案,也是主动方案,这一方案最高工作85km/h,不是华为的AEB方案,用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的AEB范用可以达到120kmh,只要不超过150km/h也能工作”。

他还一改过去对华为智驾能力的卖力宣传,强调起其中的风险来,“AEB也不能百分百保证避免事故发生,需要一定距离才能刹住,尽量避免交通事故,但极限场景神仙都做不到。不能买了不是华为智驾的版本,不管场景开,然后狂黑我们。”

或许是考虑到车祸中的车型“不是华为智驾的版本”,问界新M7 Ultra取消了老款的三个Plus版本,四款问界新M7 Ultra全部搭载了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上市的问界新M5也取消了普通版,三个配置全部搭载了华为ADS 2.0。连续两款新车取消不支持高阶智驾的普通版,意味着华为正全面转向智驾。

All in智驾的底气来自市场,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表示,问界70%用户选择了高阶智能驾驶包。

除了智驾车型的变化,问界新M7 Ultra还在另外几个配置上加量不加价。

首先是外观,此前问界M7的前脸一直采用分布式格栅,问界新M7 Ultra变成了更接近纯电车的封闭式前脸+单一格栅,余承东调侃到,“这是‘大嘴’变‘小嘴’。”

高阶智驾最重要的零部件激光雷达也有升级,问界新M7 Ultra采用了问界M9同款192线激光雷达。余承东称,这是业界量产线束最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感知精度比业界水平提升50%以上,感知范围达到250米。

作为对比,上代问界M7 Max搭载的是速腾聚创的126线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为150米。

问界新M7 Ultra的底盘也从上代的FSD可变阻尼减振器,升级为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此外,问界新M7 Ultra还搭载了问界M9同款的星环散射体(施罗德声学散射高音单元)和同款材质座椅。

价格方面,问界新M7 Ultra共有四款车型:大五座后驱智驾版售价28.98万元;大五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后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2.98万元。

这四个版本与上代问界M7后四个版本的售价完全一样,但上代五座后驱版和六座后驱版均不支持智驾,新款等于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智驾、底盘等升级,可谓“加量不加价”。

余承东称,新车型6月2日开启规模交付,预计6月交付量将达到2万台。 

华为在着急什么?

上一代问界M7平均月销超两万辆,如今上市仅8个月就改款,华为在着急什么?

事实上,进入2024年以来,问界M7的销量一直呈现下滑趋势。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问界M7交付量分别为2.9万辆、2.1万辆、1.8万辆和0.9万辆。

从销量巅峰的近3万辆,到跌破1万辆,问界M7仅仅用了4个月。而问界品牌的合计销量(问界M5/M7/M9),也在4月也被理想汽车反超。

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同样面临增长难题。今年4月11日,华为重新发布了去年11月上市的智界S7,同样主打“加量不加价”。

但智界S7上市后,并未复制去年问界新M7的辉煌。根据汽车资讯平台数据,智界S7二次发布后周销量维持在1000辆左右,其中4月29日-5月5日的周销量跌至576辆,5月6日-5月12日的周销量为700辆。如果没有大的突破,智界S7的5月销量可能不足3000辆。

在6月1日举行的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透露,截至今年5月19日,鸿蒙智行(包括问界和智界品牌)的总销量为13.4万辆。对于销量下滑,他表示5月是产品调整期,主力销售产品换代导致短期内销量下降,预计6月份销量将重回快速增长。

除了已经上市的几款车型,在问界新M7 Ultra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公布了鸿蒙智行其他车型的最新进展:问界新M5上市一个月大定量突破2万辆;与北汽合作的享界S9将首发华为ADS 3.0,预售价为45万-55万元,预计今年8月上旬上市;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智选车品牌首款车型将在明年春季上市。

新车改款越来越快,等等党难赢

无论是问界M7上市8个月即改款,还是智界S7五个月内二次发布,都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即便强如华为,也必须枕戈待旦,时刻做好出击准备。

事实上,从2023年价格战席卷车市以来,各家不仅在价格上拼刺刀,在新车改款方面同样刀刀见血。

例如极氪001三年内两次大改款:2022年7月,改款极氪001座舱芯片升级为高通8155,但售价不变。今年2月,极氪001再次改款,全系升级为800V高压架构。极氪汽车CEO安聪慧称,一台电动汽车的整车装配级部件总成大概有2000 余处,行业内换代车型的整车装配部件总成优化比例一般不会超过30%,但全新 001优化升级的总成多达1118处,优化比例超过了50%。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则表示,全新极氪001的硬件成本增加了5万元,“在当前售价下几乎没有利润。”

不赚钱也要卖车,不只是极氪一家。今年4月,余承东在微博表示,“售价低于30万的华为高阶智驾其实都是亏本销售”。

智行驾道(ID:carviews)统计发现,问界新M5全系售价低于30万元,智界S7有五款售价低于30万元,刚刚发布的问界新M7 Ultra也有一款低于30万元。如果余承东所言非虚,那么赔本赚吆喝几乎板上钉钉了。

当然,没有车企愿意亏本卖车,“赔本赚吆喝”在当下合理性在于,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车企必须先活下去,熬过行业洗牌期,才有可能后续收割市场。

最新的例子是比亚迪,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其首发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起售价双双定在了9.98万元,在配置大幅升级的情况下,和去年大杀四方的秦PLUS DM-i同价。作为国内和全球都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都尚且如此,其他车企可想而知。

虽然比亚迪这两款车型的定位与华为鸿蒙智行并不重合,但余承东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说,现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中,全世界“Number One(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有超低的成本”。

越来越快的改款,越来越低的价格,以及越来越高的配置,让等等党陷入了一个没有终点的迷雾——究竟等到什么时候才适合买车?这个问题,恐怕短时间内没人能回答了。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上市8个月就改款,问界M7卖得好也着急?

华为发布了改款车型问界新M7 Ultra,售价28.98万元-32.98万元。此举体现出对于销量下滑的急切,同时也展示了智驾技术的重要性。该车搭载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在外观、底盘等方面进行升级。

华为 | 问界M7
理想变了!技术研发投入每3天1个亿,领跑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交付量同比增长52.9%,总营收达到256.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该季度研发投入高达30亿元,是净利润的5倍。这表明理想汽车不仅保持了稳定盈利能力,还大幅增加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未来,理想将继续提升现有产品销量和毛利率,并加强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

理想汽车 | 研发投入
何小鹏:未来一年半智驾迎30倍提升,大模型时代难有Tier 1

小鹏汽车发布AI天玑操作系统,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智驾架构。何小鹏表示,未来一年半将有10-30倍的智驾体验提升。他认为大模型是推动高阶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并预测无人驾驶可能在数年内到来。此举使小鹏汽车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公司之一。

智能汽车 | 大模型
雷军的高端化,可能要在小米汽车上做成了

小米汽车的高端化战略在财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小米带来新的想象空间。雷军执意推进的高端化将在智能汽车业务上实现,给用户展示一个全新的面貌。尽管仍面临产能爬坡和亏损压力等挑战,但小米汽车已经成为小米集团的第三大业务,并对公司估值产生重要影响。这标志着小米高端化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

小米汽车 | 高端化
比亚迪第五代DM背后:纯电造势,插混挣钱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引发了人们对其在插混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能否持续的疑问。虽然过去一年增程式车型崛起,但比亚迪插混车型仍占据着较大份额。然而,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产品,比亚迪面临着前有追兵、后有猛虎的局势。

比亚迪 |插电混动系统
太平洋科技旗下
读懂科技出行 · 聚焦未来出行趋势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B站
新浪微博
联系我们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