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蹩脚”故事,理想的品牌焦虑

智哥 编辑:吴利虹 发布于:2023-06-18 13:00 PConline原创

2023年,李想发了30条原创微博,何小鹏发了13条,李斌只有1条。如果算上转发,李想发了近100条微博,平均1.5天一条。

“笔耕不辍”的李想一边忙不迭地转发理想汽车销量周报,一边点评友商们的市场策略出现问题,又时不时提供一点行业建议,“达到千亿级别的收入规模后,15%-25%的产品毛利率是一个健康生存的汽车企业的基准要求”。

对于一家自诩“豪华汽车品牌”的车企来说,李想颇有些马斯克“推特治国”的意味。

最近一段时间,李想试图向外界塑造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理想汽车形象,他在微博上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理想ONE停产的故事:理想ONE遭受问界M7的严重挤压导致销售崩盘,于是决定“壮士断腕”,停产理想ONE。

并且表示,在公司经营中学习了华为、比亚迪、BBA等公司的优势,最终在理想L8、理想L7 Air车型上取得成功。李想总结道,“我们(理想汽车)核心的驱动力只有两个字:成长。”

在理想汽车销量领跑新势力的当下,李想当然有足够底气去树立新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但如果深究,李想的微博,以及微博里的小故事,似乎多少有些为了上价值而上价值的意味,以至于故事细节与曾经自己的描述都前后矛盾。

理想ONE的停产原因,恐怕并不如李想说的那样,至少和理想汽车此前的说法相违背。而这背后,隐藏着理想更深的焦虑。

  01 强行“甩锅”问界不可取

理想ONE究竟为何而停产?李想最新的解释是这样的: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HW(华为)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

事实真的如此吗?

问界M7发布于2022年7月4日,当月首批现车开始交付,该车定位与理想ONE非常相近,都是大型SUV,都采用增程式动力,理想ONE售价34.98万元,问界M7售价31.98万元-37.98万元。

从产品定位和售价来看,问界M7确实与理想ONE产生了正面竞争,但问题在于,理想ONE的销量下滑并不始于问界M7的发布。导致理想ONE“销量崩盘”的原因,更可能来自自家的理想L9。

早在问界M7发布前半个月,6月21日,理想汽车就发布了理想L9,8月底开始正式交付。


(理想ONE 2022年销量 图源:太平洋汽车)

可以清楚地看到,2022年5-7月,理想ONE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但到了8月销量便出现断崖式下滑。到理想L9开始全面交付的9月时,销量已不足高点时的1/10。称得上是李想口中的“销量崩盘”。

但在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对于理想ONE的新订单增速放缓,公司总裁沈亚楠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理想ONE销量下滑)主要原因是随着新产品陆续进入零售店,消费者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理想 L9 所吸引。”


(理想L9 2022年销量 图源:太平洋汽车)

而理想L9在交付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度,即完成了销量破万,与理想ONE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我们再看问界M7的销量,就会发现其市场表现似乎并不像李想所描述的那般强势。即使销量最高的月份也只有5226辆,不到理想ONE和理想L9高点的一半,并且在此之后问界M7销量便一直处于下滑趋势,理想L9的销量却长期稳定在10000辆左右,两者并未出现明显的“跷跷板”。很难想象这会是李想口中压倒理想ONE的“最后一根稻草”。


(问界M7 2022年销量 图源:太平洋汽车)

另一方面,彼时售价更接近理想ONE的理想L8已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而理想L8不仅价格与理想ONE相仿,且其大部分关键配置都优于后者,因此不少潜在用户正处在观望中。

当时李想甚至直接在微博回复网友,“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

而在外界看来,理想ONE的停产更多还是自身原因。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智行驾道”(ID:carviews)表示,停产的原因主要是为新车型让路,并且理想ONE是理想汽车的第一款车,其平台、配置已很难再通过改款提升。

事实上,在李想的微博小故事发出后,已经有不少博主、媒体发现其中的细节欠缺说服力。或许这出“学习友商,超越友商”的故事只是李想想要塑造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的一个逻辑bug,但略显“蹩脚”的戏码,从无形中也透露出李想,以及理想汽车在销量大好之下的新焦虑——豪华品牌梦。

  02 理想的豪华梦

从价格上看,理想汽车毫无疑问是一家豪华汽车品牌,李想也不止一次地表达自己对BBA的执念,“很多友商那仨瓜俩枣的销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症呀?我们核心关注的一直都是BBA的盘子”。

BBA的“盘子”也经历了百年风雨,想要从零开始创立一个能与之抗衡的新品牌,难度可想而知。

“品牌不是一种手段,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目的,品牌等于我们是谁,回答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李想阐述了他对豪华汽车品牌的理解。

他把品牌划分为三层,其中0—60 分是品牌价值,决定了这个品牌能不能生存下来。再往上一层60—90 分,就会出现品牌关系,讲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90-100分,李想表示这是精神层面的,“这种精神层面可能最初是小的层面的,但是伴随着企业的成功,和把这样的成功跟一些有效的带有精神性的人连接在一起,其实就会变成大家所向往的。”例如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不过,在汽车行业,尤其是豪华汽车品牌,与李想说的“三层”并不存在绝对的递进关系,而往往是同时进行。

以特斯拉为例,其最初发布的三款车型Roadster、Model S、Model X均为豪华跑车,售价高昂,主打极致技术和性能。彼时的特斯拉还远远谈不上“生存下来”,就连马斯克本人也处在破产边缘。但凭借最初几款车型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在推出平价版的Model Y和Model 3后,订单便纷至沓来。类似地,蔚来的第一款车EP9走的同样是先“高举高打”,再铺开销量的路子。

回到理想汽车,这家公司显然没有类似想法,理想汽车的第一辆车理想ONE从发布之初,定位就一直是“家用SUV”,与性能、极客、赛道等传统豪华元素毫不沾边。这也是为何理想汽车长期被外界质疑“只有价格达到了豪华”。

如今看来,理想汽车确实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其品牌塑造正沿着李想曾经的构思向前推进,但目前理想汽车处在哪一层?他没说。

不过,同行的处境似乎可以映射理想汽车的位置。曾经“造车新势力三强”里的蔚来和小鹏都处于销量低谷,不久前蔚来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销售优惠,全系降价3万元;而小鹏则深陷“再不成功可能就要倒闭”的舆论中,把翻盘希望寄托在小鹏G6上。两家车企与理想汽车连续两个季度盈利、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两万,三款车型多点开花的“春风得意”截然不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已经没多少人认为理想汽车会倒闭了,相反,它是造车新势力里活得最好的那个。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理想汽车已经摆脱了最初的生存阶段,进入了李想口中品牌化的第二层——品牌关系,讲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在李想看来,要形成较好的品牌关系,需要培养用户的参与感,通过足够多的参与感形成认同感,再通过足够多的认同感形成归属感。

而李想“重写”理想ONE的停产故事,似乎也有安抚老用户之意。

去年9月,理想ONE停产前后曾引发“满城风雨”:“理想ONE停产前夕降价两万惹争议,逾千车主发起集体投诉”“不想‘提车变绝版’,百余位湖北地区理想ONE车主集体投诉”……这样的车主显然不符合李想口中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

如今理想汽车销量领跑新势力,理想汽车的舆论口碑也处于历史高位,但那些花了三四十万真金白银购买了理想ONE的车主,恐怕不会因为这些就平息怒气。

在企业高光时刻,李想选择此时抛出一个“新故事”,既能安抚老用户,又能为企业品牌形象添砖加瓦,何乐而不为?当然,前提是确实如他所说。

  03 成为豪华品牌,理想不能只写“小故事”

通过“旧事新讲”塑造品牌形象,李想不是第一个。

2021年雷军在他的年度演讲里同样也用了同样的套路,“其实,小米手机刚起步的时候,就是从高端入手的,小米手机第一代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智能手机。后来我们做了面向大众用户群的红米产品,非常成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成功极大地稀释了小米品牌。再加上我们自身实力不足,小米被很多人误解成只做中低端。”

雷军翻出这番“旧案”,同样是为了安抚“米粉”,帮助小米站稳高端手机市场。在这次演讲前,MIUI口碑下滑、小米11系列深陷品控问题,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努力严重受挫。

不过理想汽车的处境要比小米好太多,不仅销量冠绝新势力,并且相比同价位的BBA车型也并不落于下风。只是外界对理想汽车“三件套”、车型套娃的质疑从未停止。

张翔认为,理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差异化,同价位BBA没有增程式车型,其他新势力也多以纯电车型为主,理想车型性价比高,且缺少直接的竞争对手。

这种差异化还能保持多久?“冰箱、电视、大沙发”的技术壁垒敌得过底盘、三电技术吗?都是理想需要去回答的问题。

比起在赛道或技术上击败BBA,理想汽车显然更喜欢“销量”带来的胜利感。如今,理想汽车是仅剩的还在发布每周销量/上险量的车企,比起其他车企一月一发,理想汽车显然更热衷于此。

“学习对手,然后击败对手”,这样的故事太过性感,对理想汽车来说,要为这个故事画上完美一笔,看上去似乎只需最后一件事——销量超越BBA。因此李想定了个目标:“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

但在张翔看来,理想汽车还需要更强的营销,更长时间积累品牌声量,以及开拓更多海外市场,才能真正“超越BBA”,成为豪华汽车品牌的一极。

BBA成立至今都已是百年品牌,在全球都拥有无数拥趸,即使配置弱于竞品,也能凭一个车标就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这些,都是理想在销量和“微博小故事”之外,需要好好努力的事。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华为改写了智能驾驶行业”,余承东真没吹牛?

前不久,余承东在参加百人会论坛的时候,又公开放狠话了:在智能驾驶领域,华为来了以后,改写了这个行业。“ 我们的 ADS 高阶智能驾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在座舱、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好家伙,这话说的,真是一点不跟你客气。并且,余承东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华为车 BU ( 智能车部门 )预计会在今年实现盈利。要知道车 BU 自打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之前一年能亏 100 亿元,在去年也亏了 60 亿元,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华为 |余承东
英系车为什么寄了?我大英自有国情所在!

不怕兄弟过的苦,就怕兄弟开路虎。说起英系车,咱们脑子里还能蹦出哪几个品牌?捷豹和路虎?不好意思,它们现在是印度车。

路虎 |英系车
烧钱的顺风车没有赢家:乘客狂投诉,司机猛吐槽

关于顺风车的争论,司机与乘客往往各执一词。根据在社交平台内容显示,乘客们大都不满于顺风车主私下收取高速费、诱导取消订单后私下付款。而司机们则会吐槽乘客未经协商携宠上车、下非独享单但要求独享等。在这些埋怨与吐槽背后,顺风车业务中常被诟病的隐患若隐若现,作为连接乘客和司机两端的平台,滴滴、嘀嗒、哈啰也深陷其中。

网约车 |顺风车
小鹏MONA将至:10 - 15万级,用性价比打新势力,用智驾打比亚迪

小鹏的全新品牌即将发布,10-15万级也能有高等级智能驾驶。

小鹏 |智驾
宁德时代狂赚400亿背后的谜题

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唱空宁德时代的原因很多,不相信他们能继续赚钱、赚大钱是其中关键。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已过去:狂飙的宁德时代2023年再度变身成新能源行业最无情印钞机,在揽下400亿净利润后,大手一挥,又决定向全体股东分红220亿元。

宁德时代 |400亿
太平洋科技旗下
读懂科技出行 · 聚焦未来出行趋势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B站
新浪微博
联系我们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