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脑洞大开了。造车和造火箭已经满足不了他对于智能科技的渴望,特斯拉决定开始造“人”。
10月1日上午8点,马斯克在特斯拉AI 日上带来了特斯拉机器人的原型机。这位略显粗糙的钢铁人首次在没有系绳的状态下走上舞台,并缓缓向人们挥了挥手,向世界宣告了它的到来。马斯克透露,他将推动机器人量产,价格预计不到2万美元,产量将在数百万台。
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马斯克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带来了特斯拉机器人的原型机。这位略显粗糙的钢铁人首次在没有系绳的状态下走上舞台,并缓缓向人们挥了挥手,向世界宣告了它的到来。据马斯克透露,他将推动机器人量产,价格预计不到2万美元,最终产量在数百万台。
令大家失望的是这款机器人在外形上远远没有此前马斯克放出的概念图那么精美,在姿态和动作上都有些僵硬。但从马斯克现场公布的视频来看,这款人形机器人在浇花、搬运等行为上还是能找到一些类人特征的。一旦特斯拉机器人持续优化并获得成功,这段亮相视频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永恒的经典瞬间。
无论如何,特斯拉的造“人”之路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纵观整个机器人产业,车企入局机器人赛道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从最早造出经典机器人ASIMO的本田,到如今的特斯拉与小米,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加入这个科技新风口。
然而,这个产业的背后还留存着许多未知数,人形机器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车企们机器人要入局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人型机器人:“擎天柱”与“铁大”
马斯克造机器人早已不是行业秘密,与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不同,特斯拉的机器人是一款人形机器人。
顾名思义,人形机器人指具有类人的外观、感知、决策和行为能力的交互机器人,也就是长得像人一样的“哆啦A梦”。它代表了机器人产业的最高级形态,是人类幻想中机器人的最终模样。
早在去年八月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一位身着白衣,头戴黑面罩的真人登上舞台,用一段滑稽的舞蹈宣告特斯拉机器人的到来。彼时马斯克表示,机器人不仅可以执行各种任务,还可以潜在地发展出独特个性,成为“以不同方式为人类提供帮助的伴侣”。
从此前概念来看,这位名为“擎天柱(Optimus)”的人形机器人身高 5 英尺 8 英寸,重 125 磅,能承载 45 磅的重量,硬拉能拉 150 磅,以 5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移动。
一年后,马斯克将机器人带入现实。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这种人形机器首先会部署在特斯拉工厂,用于移动零部件等枯燥、危险系数高的工作,从而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经过未来的迭代之后,它还将能够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达到真正的类人形态。这与游戏《底特律变人》中所描绘的未来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在视觉与大脑这两个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模块中,马斯克充分运用了此前在造车方面的先进经验。“擎天柱”结合了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的AI技术打造,并搭载极强算力的DOJO D1超级计算机芯片和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其算力高达惊人的9PFLOPs(9千万亿次)。
在发布会上,特斯拉还公布了下一代“擎天柱”的原型机。下一代人形机器人体重为73公斤,目前还处在研发的最初阶段,在被请上台之后,这位未来的“擎天柱”又被三名大汉一起抬了下去。
对于马斯克而言,人形机器人的发布是他布局特斯拉帝国发展的关键一步。表面上人形机器人是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从深层来看,人形机器人还是特斯拉人工智能核心与终端机器人核心协同发展的结果,这也将加速特斯拉从新能源车企向人工智能企业转型,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商业前景。
而马斯克的机器人布局,可能在四年前已经悄然展开。特斯拉工厂中大量使用的机器人或许是他迈入机器人领域的动因。2018年,马斯克就提出其工厂“过于依赖机器人”的问题。同年建成的上海超级工厂,其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的自动化率高达100%。对于特斯拉来说,越高智能的自动化机器人,越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益。
如今,马斯克在发布机器人的同时仍然在不断完善机器人产业链。公开招聘信息显示,特斯拉正在疯狂招聘人形机器人的相关工作人员,涵盖电机规划到驱动器各个关键部件。这也折射出特斯拉对于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和其当前发展的优先级之高。
然而,特斯拉的机器人布局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甚至被小米抢先一步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2021年8月10日,小米发布了一只名为“铁蛋”的机器狗,仅仅一年之后,雷军便在发布会上带来了一位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并为它取了个时尚的中文名——“铁大”。
短短一年时间,小米机器人便完成了从四肢爬行到双足站立的进化,要知道人类完成这一进化,至少花费了400多万年。
调侃归调侃,就“铁大”本身来说,它还是具备着相当厚重的“人文气息”的。铁大身高177cm,体重52kg,星座狮子座。从发布会的表现来看,它除了因为走路像老太太、提不动重物饱受诟病外,在对话、传递物品、扎马步等行为上都有不俗表现。值得一提的是,铁大的手臂上印着01,代表它是小米人形机器人的NO.1,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小米人行机器人诞生,这也印证了雷军涉足机器人产业的决心。
当前,“铁大”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通过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它还能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除此之外,它配备了Mi Sense视觉空间系统和5种关节驱动。这些智能与机械能力全部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自研完成。
可以说,“铁大”目前身上凝聚了小米工程师最高层次的智慧结晶。这也仅仅只是小米迈向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步,在“铁大”身上,他们仍有许多的细节和模式需要深入打磨。
新赛道,老对手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车企们好像有烧不完的钱和用不完的精力,一旦有人率先迈入新的赛道,便会有一众“友商”蜂拥而至。对机器人产业来说,它们的行动力同样强悍。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上,入局的不仅只有特斯拉和小米,小鹏和百度同样也刚刚起跑。车企们兜兜转转终能遇见,仿佛一场琼瑶大戏,她走,他追,他们都插翅难飞。
相比于高端的人形机器人,小鹏的机器人战略较为保守。两个月前刚得到一亿A轮融资的小鹏鹏行目前正专注于研发足式仿生机器人。这家小鹏旗下的科技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最早参与足式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之一。但眼下小鹏的机器人仍然没有公布新产品,机器人产业对它们来说还存在较大的未知数。
而百度在机器人产业上则有着更大的“格局”,因为他们不仅仅要造机器人,而且要造汽车机器人。这个听起来像“变形金刚”的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区别于“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等定义。本质上来说,它仍然是一辆车。时至今日,我们也只见到了存在于展厅中的集度ROBO-01,至于其真实场景下究竟有多么智能,我们还不得而知。
不过机器人这条赛道为何对车企们有如此大的新引力呢?这倒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从行业背景角度来讲,不断拓展行业赛道反映出的是车企们对汽车大环境的担忧,这种忧虑来源于厂商间日益激化的竞争,也源于潜在的市场下行压力。迈向广阔的机器人蓝海市场,意味着可以增加大量品牌曝光度,为自身的主营业务分担部分压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
从生产角度来说,不管是汽车零件的制造,还是整车的组装,生产的每一步都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工业制造机器人不但能缓解劳动力短缺,也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而诸如“擎天柱”“铁大”等智能机器人的诞生,其技术要点和制造经验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升级之中,反哺生产链。
当今主流汽车新工厂在冲焊涂阶段自动化率均达到80%-90%,理想和蔚来使用的ABB机器人,甚至能在冲压环节的自动化率达到100%。然而在汽车总装环节,自动化率仅有8%至15%,引入智能机器人中的视觉技术和协作系统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效率。
从技术角度来看,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领域有不少共通之处。以小米的铁大为例,制造铁大绝不是小米的根本目的。它更像是一个科技的集合品,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制作铁大中运用的科技,几乎都可以为小米的造车事业添砖加瓦。
Mi Sense视觉空间系统对应自动驾驶识别模块;环境音识别对应智能座舱服务;全身控制算法和自研关节电机对应自动充电系统。基于铁大的自身研究,将其功能拆分到各个产品线上,可能才是小米“造人”的真正目的。
通过机器人芯片与智能芯片的结合,悄然完善着自身生态系统,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走向万物智驾的时代。对于小米来说如此,对于其它车企来讲同样如此。
长路漫漫,仍将求索
当今,机器人行业是当之无愧朝阳行业,拥有无限潜力。
国内而言,据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然而,巨大的蓝海市场中,存在着不少危险暗礁,目前来看,机器人行业仍摆脱不了“烧钱求发展”的模式。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我国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亏损经营阶段。尤其是2020年,规模以上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6.9%,行业利润率仅有3.33%。
渗透率和普及率更高的服务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尚未摆脱亏损状况,那特斯拉和小米重金投入的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市场行情就更不用多说。
回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史,人类历经过曲折彷徨,取得过鲜花掌声,如今仍随着科技的发展稳步向前。
早在 1927 年,美国西屋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这款机器人在本质上只是一块电路板,毫无卖点可言,甚至连广告公司都对它嗤之以鼻。不过作为探路者,它为之后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的近百年时间内,人形机器人不断演变发展,直到21世纪,发展进入快车道。
从本田研发的ASIMO到NASA和通用汽车联合研发的Robonaut 2,再到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软银旗下的人形机器人Pepper,人形机器人的出现不断颠覆着人们的认知。他们从拥有人类一般的行动能力到发展出视觉和语言系统,甚至可用于太空探索,仅仅用了几十年。
眼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瓶颈主要集中在技术突破难、研发成本高、产品定价高三方面。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人体结构学密切相关,主要涉及人体骨骼系统、人体肌肉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三个层次。当前的人形机器人想要达到类人的动作,就需要关联到四十个以上的关节。除此之外,还需要运用大量人机交互、环境感知和工程机械技术。
尽管车企们在以往车载智能的研发当中有了一定经验,但远远不足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对于智能和人体结构学方面的科技要求。
对技术开发的高要求意味着厂商需要为其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巨额的研发经费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2021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8起,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据融资大头,服务类机器人吸引资本少之又少。
而强如机器人领域T0级别存在的波士顿动力,也在短短七年时间内经历了三次易主。据报道,软银曾为了支持波士顿动力开发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商业化机器人Spot Mini,投资了3700万美元。
令大部分企业无法接受的是,花巨资研究出的人形机器人,很可能最终难产在实验室当中。例如前面提到过的小米机器人“铁大”,制造成本高达70万元的它已经明确不会量产。“铁大”的前辈,ASIMO同样由于高额的成本倒在了通往量产的道路上。这位诞生于千禧年的日本国宝,在经过七次迭代后,在今年走向生命的终点。而一台ASIMO的成本高达两千多万元人民币,是“铁大”的40倍之多。
尽管如此,在迈向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有无数企业前仆后继。
6月,家电巨头戴森宣布投资230亿元建研究室,立志要在十年内推出家务人形机器人;9月,亚马逊以是17亿美元收购了扫地机器人的鼻祖品牌iRobot;随后,现代宣布继2020年拿下波士顿动力之后,又将斥资4亿美元,成立波士顿动力人工智能研究所。
总而言之,在通往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荆棘密布,然而,其背后潜在的巨大利益又让无数车企心驰神往。其背后究竟是世外桃源还是万丈深渊,相信特斯拉很快会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一个答案。
智行观
无论如何,人形机器人的落地都能带动无数相关产业的发展。仅伺服电机一项而言,据测算,一旦特斯拉机器人量产成功,2027年伺服电机的需求量市场空间或将达到399亿元。除了伺服电机外,高性能芯片、高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机器人产业上游市场将被进一步开辟,等待着填补的将是千亿级别的资本空间。
精选推荐
热门出行排行榜
原创IP推荐
换一换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最新内容
11月上旬,比亚迪官宣布局下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并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光伏技术研发团队,重心放在能量转换效率的突破上。
比亚迪 |光伏技术近期中国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要求具备量产条件L3、L4 级别智能网联车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试点,并且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判定。
特斯拉 |FSD今天有个有点抽象的事:华为又给智界 S7 来了场发布会。虽然开了两次,但这场发布会还是非常劲爆,全程高能,信息满满。
华为 |发布会提起跨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你的第一反应肯定和我一样:慢,太慢,非常慢。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跨国品牌相比中国本土新势力,无论是产品、科技还是思维,都“落后”整整了一代。
电车 |大众昨天下午,华为和长安搞了大新闻,双方签了一个《 投资合作备忘录 》。首先要说的是,车 BU 并不是独立,而是成为华为的子公司。长安呢,只是子公司的一个投资方。在备忘录里,里头华为是甲方,长安是乙方。
华为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