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什么是互联网的存在价值:从脉脉的“与我电话沟通”说起

2016-04-11 18:2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uyanhong_JZ 

  手机里的app提示更新之后,我总会多点开一次,查看增加了什么新功能,并分析它的产品性能怎么样。前两天在我使用职场人脉类app脉脉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与我电话沟通”的新功能。使用了一阵,我发现挺有意思的,尤其它背后隐隐暗示的未来让我深感启发。今天就从“与我电话沟通”说起,聊聊到底什么是互联网的价值。

  我查了一下,发现“与我电话沟通”实际上使用的是容联开发的语音通讯产品双向回拨。它的基础功能是通过平台对两个手机进行同步呼叫,而被呼叫的双方看不见彼此的电话号码。听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它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却有着惊人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除了可以实现匿名通话外,这个功能还能够在职场付费经验交流、主播与粉丝的互动等层面产生价值。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可以通过APP与名人约定通话时间,再根据名人设定的通话价格、购买通话时长与名人进行交流,而名人则可以通过该功能收取报酬进行有偿的通话服务。就像每一个关键性互联网产品一样——双向回拨的价值来自隐喻的未来。    

  基础篇:双向回拨的商业场景应用

  互联网产业的真谛就是产品会垂直进入每一个使用需求。

  对双向回拨来说,它的基本使用需求,来自特定的行业,即甲乙双方需要在互不知道电话的情况下沟通,比如说房地产中介企业。在房地产中介中,由于中介费用十分可观,顾客经常希望能绕开中介直接跟业主联系。在这个需求下,有的顾客会许诺给予经办人员好处,从而获得业主联系方式,甚至有中介员工主动暗示顾客联系业主,最终给企业造成大量的损失。

  双向回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这一情况。在企业采用双向回拨功能后,销售人员只能通过系统与客户联系,无法得知客户的具体电话,当然也就没办法泄密。同时,企业可通过云平台集中管理客户资料,也为企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另一方面,双向回拨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我们都有这种经历,你一旦联系了一家中介要买房或者租房,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电话骚扰你,甚至有的中介商在一两年后还给你打电话,这样的中介商真是既没效率又没人品。但他们是如何获取你的联系方式的呢?我们实在没理由不怀疑最初的那家中介吧?在双向回拨功能下,电话通过第三方平台呼出,中介人员无法获取用户的真实联系方式,这也就保护了这个时代消费者最珍贵的东西:隐私!而反向建立的商家信用形象自然不言而喻。

  不仅仅是房地产,各种服务类、中介类,以及电话销售商家都很需要,甚至是在急迫等待着这样一个功能。但如果仅仅这样,它也就是一个产品功能而已。我仔细分析下来又想到:企业可以依托这样一个功能建立消费渠道,那么,个人用户行不行?

  升级篇:认知盈余模式的新增长点

  《认知盈余》是克莱·舍基的一本广为人知的代表著作,他在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人类可以将闲暇时间和额外认知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建立的社交媒体渠道贩售出去。这套本来被认为仅仅是纸上谈兵的互联网方法论,才经过不到几年,已经从太平洋那头漂过来落地生根。现在广为人知的知乎、逻辑思维,本质上都是在运用认知盈余模式创造价值。

  但是目前的认知盈余贩售体系里有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缺乏沟通。逻辑思维发布的音频、视频本质上还是单向知识传授。知乎看似有问有答,但事实上它的模式更像是命题作文,达人高手们借助答题来抒发己见而已。真正具体到个体需求的问题经常乏人问津。

  如果有了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更多人肯定希望求助于专业人士,就像我们生病了去看医生,有了法律问题要求助律师。但这种求助肯定不能只是打字交流,必须产生实际的对话沟通。事实上,现在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已经开始做起了电话问医服务,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旦医生自己的电话泄露出去,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患者不通过平台打电话进来,影响医生的工作生活。如果有一种方式,可以在保护双方隐私的情况下邀请专业人士有偿为个体提供帮助,是不是能更好地帮助个人解决那些具体而微,无法用一个问题来概括的麻烦?直接寻找最合适的求助对象,也免除了在网上随便发问引来错误答案的担忧。

  不仅仅是求医,法律、教育、商业合作,在众多领域都急需个体之间相互保持隐私的直接沟通。比如说在脉脉上提供的双向回拨,主要用于职场新人向本领域内资深从业者、企业管理者求助经验。在职场上,无论是行业经验还是业务经验,真诚实用的一对一传授解惑能给个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和潜在收益简直是无法估量的。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投资人的联系方式,讲述一下自己的创业计划,要个邮箱发个BD,有可能改变的就是整个人生或者整个产业。

  沟通就是财富,传播就是机会,是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的黄金主题。

  双向回拨功能在众多平台广泛普及,认知盈余产业必然带来新一轮爆发式的增长。因为它把释放自身认知的成本变到最小:打个电话就行;而收益模式效率提到最高:对方直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付费通话。那种参与度,跟今天的同类产业根本不在一个次元上。

  升华篇:工具可能和未来场景

  前面说了,最重要的东西是产品暗示的未来,最后我们就谈谈未来。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互联网确实把这个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符号化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偶尔还是我们自己,但更多时候我们是一个或几个身份,是一些数字和字符构成的虚拟体。而我们实现价值、赚取财富、铸造人脉,其实也不是在跟人打交道,而只是跟其他那些数字和字符产生沟通互动而已。

  未来,科技必须更大程度保护人作为人的那一部分隐私,然后更加快速突出人作为数字和字符的那一部分意义。也就是说,未来通讯的本质是让那些需要找到我的人快速找到我,但是不知道我是谁。

  双向回拨的功能设计正是指向着这样一个未来。目前,已经有很多视频网站的主播开始尝试使用双向回拨来与粉丝一对一沟通。在未来,偶像经济愈发繁盛的同时,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也会更加平衡,明显需要更多与粉丝沟通的渠道。也许不仅是主播,更多娱乐明星都会选择使用这一模式来进行粉丝互动。甚至政治家与民众、媒体与采访对象、我和我的读者,都会不断利用这个模式深度交流,彼此了解。双向回拨是一种工具,但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下,它可能带来的对社交关系、社群关系、身份界定的改变,远远大于它的工具属性本身。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互联网的存在价值?在我看来,互联网本质上就像《认知盈余》里说的那样,提供的是一种“工具的可能性”。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