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世界杯

虚拟祭奠推动网络纪念馆风行 清明扫墓出新选择

2007-04-04 10:38 作者:任维 责任编辑:zhengzhihui

  “爷爷奶奶,你们好吗?真的好想念你们,来世愿我们还是一家人。”这样令人动容的话却是“看”见,并非听见。随着祭扫网络的出现,诸如此类的话语更多地被记录在逝者的网络“墓”前。清明节又至,对于那些远在异乡,无法回家祭奠故去亲人的人们来说,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寄托哀思的空间。而只要轻轻移动鼠标,献花、鞠躬等仪式一一进行,便捷的祭扫程序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并接受。

  清明扫墓,人们意识中往往会浮现出轻烟缭绕、菊花淡香萦绕的场面。而眼下,网络祭扫的出现已经将这个传统印象网络化。在自称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网上纪念平台”的炎黄网站上记者看到,网站上设有包括屈原、曹操等历史名人的炎黄俊杰公益纪念馆,纪念雷锋、李大钊等革命烈士的网上陵园,同时还设有纪念馆、网墓、宗祠等等。在这里,只要点击想要祭奠的对象,便可以进入到该逝者的网上墓地,祭扫者可以根据网上的提示,网上献花、鞠躬或是撰写追忆文章等等。而创建网上陵墓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市民只需将想要祭奠的逝者的照片和资料上传并保存到网络纪念馆,之后便可利用网上虚拟的鲜花、酒、食品等进行祭扫。

  祭祀网站上大都设有免费区,但网络一般不对免费区的服务做出承诺。很多祭祀网站上的纪念馆都在按照网上级别收费,在炎黄网上,就设有免费馆、高级单人馆(200元/个)、高级双人馆(280元/个)、个性化纪念馆(800元/个起)等多个级别,收费馆在建馆时需一次性交纳5年的管理费用,每年的管理费为20元,服务项目中包括存放逝者的生平资料、音像资料、照片等等。

  虽然收费在所难免,但由于网络祭扫更加方便,还是吸引了很多人选择到网上寄托哀思,此类的网站也在逐渐增多,网同纪念、天堂国际祭网、北京祭网等,作为中国殡葬协会的会员的网同纪念网,于2000年3月开站,现在的祭奠总量已达740多万人,而炎黄祭网虽然去年3月才刚刚开站,但其总访问量也达20多万人,并已在全国和海外部分华人区拥有分站200家左右。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殡葬协会联络部秦主任表示,中国殡葬协会一直提倡文明祭扫,网络祭扫则是文明祭扫的重要方式之一,协会也在进行推广。目前,南京、上海等地,网络祭扫、天堂寄语卡片等新的祭扫方式正在广泛展开,从市场反应看,新的祭扫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