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综述 | 热门专题 | 业界专访 | 通讯 | 国内业界 | 国际业界 | 网络 | 发布会 | IT么么茶 | 业界论坛
1.网络实名制可以大大净化网络环境吗?
可以
不可以
不知道
 
2.即使免费,你是否愿意使用需要网络实名的服务(例如腾讯QQ群)?
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3.你认为,其他在中国使用的软件或网络服务也将会使用网络实名制吗?
不会
很难说
 
4.你是否认为网络实名会导致中国互联网人气大倒退?
一定会
有点影响
不会
不知道
  7月20日,腾讯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QQ群的创建者以及管理员将于近期开展实名制登记工作。腾讯已就此公告细节作了进一步解释。[全文] [我要说两句]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预防和坚决制止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网络实名制终于还是走过来了,让你容不得半点抗拒,目前首当其冲的就是QQ群主的实名制实施。[全文] [我要说两句]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网络新语。最近,关于互联网实名制的争论一时间成为热点新闻,支持者说韩国互联网实名制实施得非常成功,而反对者则认为实名制有违互联网的开放与自由。不过,尽管还在争论中,不过,腾讯已经被选为试点网站,昨天开始,腾讯就向用户发布了一条信息,QQ群的群主都必须通过实名制登记。[全文] [我要说两句]
  早在2003年,当时清华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就提出了网络实名制的主张。“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事件,当年引起了各方沸沸扬扬的争议。李希光之所以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其理由是:你不能因为是在网上,就可以发匿名的东西,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责任的。奇怪的是,李希光先生后来却向媒体表示: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 [全文] []
 
  韩国信息通信部在近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在韩国全境实施互联网“实名制”。也就是说,网民们要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的留言板上(BBS)“灌水”。[全文] []
 
·网游实名制离我们有多远?
  与欧美、韩国相比,国内出台的游戏分级制度,之所以还给很多人以“空中楼阁”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游戏体系中“实名制”的缺位有关。在韩国、欧美等国,无论在个人信用体系方面还是网络游戏登录系统,都有比较完备的实名体系,而我国,银行的实名制推出时间还较短,更不用说网络游戏的实名制。[全文] []

·电邮服务标准 实名制提上日程
  
2004年5月13日下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标准》意见稿中,反垃圾邮件功能被定位为邮件提供商必备的服务功能之一,而实名制也第一次被鲜明的提了出来,并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该资料将是判断邮箱服务归属的标准。 [全文] []
 
正 方
中 立
反 方
韩国官方:“实名制”最主要的就是防止和打击“心怀叵测的网民在网站BBC上匿名发帖,对特定 当事人侮辱漫骂,肆意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人权”。 洪波:坚决反对整个网络的实名制,但是某些网上的社区可以实行实名制。如 果全部实行实名制,就会有很多人可能不敢发言了。但是在某些社区里可以实行实名。 陈彤:坚决反对网络实名制,网络的魅力就在于 “匿名”,在网络里大家才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至于匿名诬蔑或发表违法言 论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
刘韧:赞同实名 制。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所以我不赞同网上 一个生活,网下一个生活。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匿名”,而是沟通起来更方便,更快捷。 吕本富:这个问题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但我更倾向于“二元法”,实行分级管 理。可以在一些大的、正规的网站要求实名制,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一些小的论坛 则可不做要求,给大家留下随意“灌水”的空间。 于国富:韩国信息通信部颁布的这个规定属于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具备法律的效力。 此项规定颁布的本意可能就是要网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网络实名可能不一定能 够达到这种效果。目前不赞成搞“一刀切”的实名制。

·请你为中国网络实名制的未来而书写你的态度!
正在加载评论,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