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旗下多个部门加大投入对AI产品的研发,成果相继落地,包括抖音电商、巨量引擎等业务部门,其中动作最大的Flow部门除了上线豆包、扣子等AI产品外,还将推出AI角色互动APP“话炉”,以及一款或为图片方面的AI产品“PicPic”。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去年12月份,“豆包”的月活已经达到200万,2024年1月份则在此基础上翻了一番,Tech星球就上述数据向字节方面进行求证,对方暂无回应。 Tech星球还独家了解到,字节跳动产品与战略副总裁朱骏已负责Flow部门的产品线。 在AI研发的进度上, 有“超级APP工厂”之称的字节跳动并不算快。自2022年ChatGPT风靡全球后,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对此跃跃欲试,相继投入到大模型、AI等方面的研究,如阿里、百度在2023年年初就推出了各自的自研大模型产品,慢一点的像腾讯、快手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 在今年1月的2024年年度全员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也提到了公司直到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创立。 尽管看似稍显迟缓,但如今再回头看,作为后来者的字节,AI梦工厂现已初具规模,并开始集中力量追赶国内头部集团。 调集内部资源大力攻AI 2023年1月,字节组建了首个大模型团队。据36氪报道,语言大模型团队由字节搜索部门牵头,目前团队规模在十数人左右,图片大模型团队则由产品研发与工程架构部下属的智能创作团队牵头,并从搜索业务部门、AI Lab和应用机器学习团队抽调一部分人支援语言大模型,而且还将远在新加坡负责TikTok技术负责人朱文佳调回国内担任团队的业务负责人。 此时,对大模型的研发还处于初期不成熟的阶段,一位转岗至该业务团队的字节员工对Tech星球直言,“真的是从0到1,摸着石头过河,小组每天都在学习和了解新的技术,生怕落后。” 随后在2023年5月初,《中国企业家》杂志曝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正忙于研究OpenAI的一系列论文,并且常常读至深夜,“他想搞明白,太平洋对岸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位接近他的人士说道。 到了2023年中,字节通过调动部分技术和管理高管为这项业务加码,加速构建成熟的大模型体系,以期能够在“百模大战”竞争中更快掌握主动权。部分业务线的负责人相继转岗至大模型团队,其中包括抖音社交负责人陆游。而此时,字节对大模型的研发也进入到深水区,不久就推出自研的“云雀大模型”,成为字节打造大模型产品的关键。 基于“云雀大模型”,字节开始测试多个AI产品和服务,比如飞书的My AI,以及代号Grace的AI对话类测试项目。一位曾参与过代号Grace项目的字节员工告诉Tech星球,“内部对这个项目较为重视,因为其有可能孵化成为抖音第一款AI产品,所以当时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完善这款产品。” 同年8月份,代号Grace项目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命名“豆包”,使字节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对标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的同类型产品。 到了2023年下半年,字节开始整合此前的大模型团队和其他业务小组,成立Flow部门,该部门也成为字节在AI技术研究和研发产品的排头兵。Flow抽调了内部的高层管理和业务骨干担任该部门的相应负责人,除了上述提到的朱文佳、朱骏外,字节跳动技术副总裁洪定坤担任该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三方协同合作推进AI进程。近期,如飞书产品副总裁齐俊元也转岗至Flow。 Flow成立后下辖多个产品团队,Tech星球了解到,如近期在国内上线的AI应用平台“扣子”,以及国外的Coze,是由Bot Studio团队打造,而豆包和海外的“Cici”的产品团队则达到了50人左右,其中另有十余人负责海外产品“Cici”的开发。一位消息人士告诉Tech星球,Flow各业务组之间都非常卷,而且还缺人,从去年11月开始,Flow批量开放“活水”岗位,吸纳其他业务部门的人员转岗。 但字节并不只有Flow部门在做AI,无论是高层还是员工,对AI都很看好。近日,张楠宣布辞任抖音集团CEO,重心转向剪映。接近剪映的人士透露,过去一年,张楠已经把绝大多数精力倾斜到剪映相关业务上,并亲自带队寻求在AI辅助创作上有所突破,即将推出一个AI生图和视频的产品。张楠在个人朋友圈中表示,2024年是她加入公司的第十年,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再折腾一些热爱的事情,跟着这个AI时代一起成长。 令人意外的还有沉寂近3年的大力教育,也开始在AI方面动作频频。Tech星球独家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大力教育高层就像尝试通过AI在教育上试水,并应用于已有的部分产品上,实现产品AI化。近期,相关AI产品已经落地,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河马爱学”的独立APP,定位是青少年的AI学习工具。此外,大力教育在海外的拍照搜题产品“Gauthmath”,也转型AI作业助手。 图注:河马爱学APP介绍截图。 另据《晚点 LatePost》透露,字节还有多个AI团队赛马。抖音负责人韩尚佑、字节跳动商业产品技术负责人刘小兵也带领项目组研究AI与抖音、商业化产品的结合可能。在2023年底又抽掉部分精锐,在上海成立了一支新团队,专攻AI应用。 除此之外,抖音电商、抖音生活服务、火山引擎、巨量引擎、稀土掘金、今日头条等一些业务部门,也都或多或少的开始在AI方面进行探索。 从超级APP工厂,到超级AI工厂 时任阿里CEO的张勇曾认为,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如今来看,的确如此,国内互联网平台不断将AI应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并且在传统赛道上加速推出新的AI产品。 字节也不例外,其AI产品主要由Flow来开发,其他业务部门也会独自推出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产品,目前在国内外已上线十余款AI产品。 Tech星球了解到,在国内,Flow开启了“下饺子“式的产品研发模式。除了已经推出的豆包、扣子等产品外,另有两款AI产品为“话炉“和“PicPic“,都处于内部测试和研发阶段,将择机上线。 图注:字节在国内的AI产品一览,图中所示的话炉和PicPic的Logo和名字,以正式上线为准。 在“话炉”中,用户可以在其中与AI智能体一道,通过故事聊天、创作,获得互动体验。“话炉”还支持用户创建AI虚拟角色和故事创作,通过设置角色设定、名字、音色等,即可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智能体。 图注:测试中的“话炉”界面,以产品最终上线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AI角色互动产品成为了近半年来各家的业务重点,如腾讯系的腾讯音乐率先推出“未伴”APP,腾讯阅文紧接着推出AI虚拟角色聊天产品“筑梦岛”,随后,美团上线首个AI智能社区“WOW”,而百度也在不久前推出了AI虚拟人智能交互的应用“万话”。 字节的另外一款全新AI产品PicPic,是Flow即将推出的,或为图片智能创作方面的产品,由于还处于内部研发阶段,尚需时日才能知道其全貌。 Tech星球通过知情人士还了解到,Flow旗下的豆包借助抖音等渠道的推流,在去年12月的月活已达200万,今年1月的月活翻了一番。 字节的AI产品正在发力,还在部分核心和重要业务业上线AI产品服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抖音将AI应用于搜索、社交、创作上,分别推出了AI搜索的“AI搜”、AI情绪伴聊机器人的“抖音小晴”,以及AI创造功能等。还有一些重点业务也推出了AI功能服务,如巨量引擎打造了一款针对电商内容创作的产品“即创”,剪映打造了AIGC图片创作产品“Dreamina”。 另外,从字节的招聘官网上还可以看到,抖音电商、抖音生活服务在招聘智能创作产品经理等职位,或将推出相关的AI产品。 字节的AI产品不仅在国内全面开花,在国外上线的AI产品也动作不断。不同于国内的AI产品,字节国外的AI产品基于海外的第三方大模型创作。目前,字节在国外相继推出了AI工具合集“ChitChop”、AI聊天“Cici”、AI应用开发平台“Coze”,以及AI互动产品“BagelBell”,其中Cici在上线后不久,曾在阿根廷和秘鲁的Google Play总榜中排名第一,在菲律宾和印尼,在总榜10名上下的位置徘徊,迅速占领了新兴市场。 字节AI工厂的流水线仍在继续开动,一个个AI产品成为其探索业务边界,为核心业务打开想象空间的“钥匙”。 字节的AI超级工厂能成吗? AI正逐渐渗透字节的产品线,加速吸纳终端用户的反馈,促进产品性能和业务的优化,并提升不同场景适配的能力,同时,重构的产品线也有望提升业务基本盘的竞争壁垒。 譬如,抖音通过AI技术可以自动生成精彩的视频剪辑和特效,还能够通过AI智能推荐为电商、本地生活带来商单。既带来更智能化、更个性化以及更高效的体验,在提升用户留存和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新的营收增量。 此外,AI产品的出海,将能够助力字节跳动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的份额。字节跳动的部分海外产品如Resso、Lemon8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业绩,如果这些出海的AI产品运营得当,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用户粘性和市场占有率。 字节与国内大多数平台的AI梦一样,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无论是此前的社交竞赛、社区团购,还是元宇宙,互联网大厂蜂拥而上,但是大部分却都铩羽而归。AI更是远比上述行业更难出成绩。 特别是技术层面,在机器学习、机器感知、数据等技术方面,需要大规模的数据积累和训练,OpenAI的ChatGPT从成立到产品落地,花了近8年时间。而字节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并没有专门去做大模型的研究,而是从去年才开始做,可以说字节在大模型研发方面还是“0到1“的阶段,技术壁垒的攻克和升级仍需要一定时间。 而且,大模型也极为烧钱。据国盛证券报告《ChatGPT需要多少算力》估算,GPT-3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根据OpenAI发布的报告,ChatGPT训练的大概成本是4700万美元左右。训练一个类似ChatGPT模型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字节跳动也在2023年向英伟达订购了超过10亿美元的GPU。 但在目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持对AI技术领域的持续高投入,将成为字节等大厂必须面对的课题。大力逐梦AI,字节无疑仍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来源:Tech星球 |
原创栏目
IT百科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