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辨清主从!原来硬盘跳线也“选择有别” !

2005-02-23 11:28  出处:  作者:张武健  责任编辑:wangwentao 

  前几日,一位同事告诉笔者,他的电脑自从半年前由于故障被一朋友维修后,运行程序比原来慢了不少,至今未查出什么毛病。仔细询问后才得知,同事的爱机配置为:P4 1.6GHz的处理器、256MB DDR内存、MX400显卡、迈拓40GB硬盘、使用Windows Me操作系统,购买于两年以前。原来使用良好,后来由于有点小问题被一朋友维修后,第一次运行程序会变得很慢,以后再次运行会好一些。同事把硬件逐个拿至其他朋友的电脑上测试,均是好的,自己也重新安装了好几次不同的系统,问题还是没有什么改观。笔者分析,同事已经重装过几次系统了,可以排除是软件、或是“病毒”作怪的可能,而且在被维修前运行也是好的,那么多半问题还是出在了硬件上。

  首先进入BIOS看看,是否有什么选项设置不当。在查看中发现,硬盘被设置成了“Primary Slave”,一般硬盘都会设置为“Primary Master”,设置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只有查看一下硬盘跳线才知道,于是打开机箱,发现硬盘与光驱共用一根数据线,而将硬盘拆下发现后部的跳线被设置成了“Cable Select”。此“Cable Select”技术是建立在80芯的数据电缆上的,IDE设备的80芯数据线有三个端口,一端为“System”端(连接主板)、中间端口为“Drive1”(连接Slave设备)、另一边端口为“Drive0”(连接Master设备)。如果我们选择了“Cable Select”后,把硬盘装在“Drive1”端口上就被识别为“Slave设备”,而如果装在“Drive0”端口上就会被识别为“Master设备”,十分的方便。但是,只有将所有的IDE设备的跳线都设置为“Cable Select”,系统才会根据IDE设备所连接的不同端口,自动分配是“Master”或是“Slave”。而且如果是采用了劣质的数据线或是硬盘与光驱共用一根数据线,并都选择了“Cable Select”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产生错误。

  于是找来另一根IDE数据线将硬盘与光驱分开,并将硬盘的跳线更改为“Master”而光驱改为“Slave”后重新装上,启动后系统运行程序的速度明显提高,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现象。

DIY硬件频道本周热门文章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