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汽车硬件发展 还得看BAT眼色?
无论市场如何蹦跶,最终还是看BAT?
随着智能汽车在年初的CES上成为了焦点,汽车科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数码行业在2016的全新封口。在紧随而来的深圳九州展上我们能够看到不少厂牌都在展会中进行自家智能产品的展出。一时间,汽车科技就从过去的寂寂无闻,在三月阳春的天气中趁机发芽,在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角力的局面中注入全新的力量。
不过,详细看看这些智能汽车配件,但凡是和“车联网”、“云计算”有关的产品,其实多少都和BAT有所联系。以智能后视镜为例,如果是一款具备导航、语音助手、远程操纵等主流功能的智能后视镜,相关联的软件和BAT肯定会有所关系(而且还不止一家)。所以一定程度上,这算是BAT在智能汽车配件大局面上的布局成功。
事实上,这些智能产品虽然扎根于传统的汽车用品市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互联网数据服务的影响,仍然面临了数码产品的同样问题: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中,数据和互联网服务的大环境已经在明暗交战中形成了BAT三足鼎立的态势。智能汽车配件,在最终变成了BAT的又一个战场同时,貌似也在把自己赶入了类似于饮鸩止渴的局面。
不同于手机和小型智能产品的入场门槛,汽车科技由于进入的门槛较高,因此行业的竞争者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无论是行业经验、服务范围还是资金实力,无论是整车还是配件,在汽车科技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必然拥有一方面的优势所在。结合展会上看到的情况推测,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最终会变成大数据和厚资本的胜利吗?
本文导航 | ||
|
网友评论